第310页

“公司计划建设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这个是第一养殖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投产后年可出栏生猪40万头。”

三个小盆地,分为三个小养殖场,既隔绝,又通过四通八达的道路贯通。

第一养殖场规模最大,也是最早完工的养殖场。

猪的“口粮”——饲料必须用大罐车运输,每两个猪舍外面都有一个料罐,容量达3吨,按动开关,颗粒状的饲料被十几米长的管道送到猪舍里。

猪舍有两层,“猪宝贝”都住二楼,地面全部采用钢筋焊接的漏缝地板,排泄物自动落下去。

液体与固体如何分开呢?原来一楼地面设计成凹形缓坡,底部留有一条细缝,下面暗埋管道,排泄物在这里自动分离,猪尿沿着缓坡进入管道流走,猪粪则被电动刮板清理干净,运到肥料厂。

这些年,即使有灵阵的庇护,嘉谷农牧也没有闲着。

有了之前几个养猪场的经历,嘉谷农牧主动进行了研究探索,专门派人到欧洲发达国家考察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化的猪舍,“一学、二改、三研发”。

因此,嘉谷农牧在猪舍的设计上掌握了相当的经验,甚至获得外观设计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尤其在猪舍内的“绿化”设计,通过绿植的搭配,清新空气,为猪群的成长创造轻松自然的环境。此项技术,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创。

继续参观。

在养殖场中央,一座白色大坝拔地而起,这就是治污处理中心。“巨型排污池”长宽各两百多米,总容积近三十万立方米,四周全部硬化,采用防渗透处理。

大坝旁边,座落着两个30米高的巨大厌氧发酵罐。猪尿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发电,沼液则进入到排污池。

养殖基地生产的有机肥,不但可以供应安源县林业的种植所需,还可以用于嘉谷农业自有基地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

齐政指着治污处理中心说道:“我们嘉谷农牧的养猪场,正在朝着‘三零’的目标发展。”

付国辉就问道:“何为‘三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