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动工建设以来,十多支建设施工大军冒着寒风团结奋战,项目顺利推进。
齐政到来时,已建成牛舍十栋,园区道路硬化、饲料区、精料库、挤奶厅等配套设施大体完成,明年三月剩余工程量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张宣淞和潘华看着热火朝天的牧场建设,虽然不免感慨于嘉谷摊子铺得够大,同时又感到疑惑,说好的水果基地呢?
面对两人的疑惑,齐政笑了起来:“严格来说,水果基地其实是牧场的配套项目之一。这样,我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人。”
……
甘禹县西南一座海拔三百多米的山上,尽管气温骤降,但山头还是一片绿意盎然,沿山间小路一路向前,一座蓝莓园就坐落在这里。
山头间,鳞次栉比的梯田种满了低矮的蓝莓树,繁茂的枝叶仿佛能看到结果期树头上那累累的果实,三十多岁的霍斌就在山头迎接三人。
霍斌算得上是一个奇人。
他家里以石灰石挖矿起家致富,但霍斌的兴趣,却从不在家里的矿山上,而是在田间种植上。简单来说,就是一位家里有矿却折腾不休的富二代。
九十年代中期,当绝大多数国内老百姓还不知道蓝莓是什么东西的时候,霍斌就开始研究蓝莓。
“当时,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蓝莓,充满了好奇。我了解到省内很少有人种植它,就判断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霍斌爽快地对张宣淞和潘华说道。
他决定试种后,不仅买了书学习,还从美国买来不同品种的蓝莓苗,开始了漫长的种植之路。
三年后,霍斌试种的第一批蓝莓挂果了。
“当时别提多高兴了,我算是苏省第一个吃螃蟹的。”有了试种的成功,霍斌就更大胆了。同年,霍斌拉了几个朋友入伙,筹集了1000万元资金,在甘禹县租了几百亩土地,共同组建公司,开始大面积种植蓝莓。
投资千万、购买种苗十多万株、聘请工人几十个……霍斌风风火火地做起了蓝莓生意。
万万没有想到,由于环境差异巨大,蓝莓种植技术也各有不同,霍斌购买的北方种苗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