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页

……

安市在国内最多只能算一个三线城市。

那么是安市环境优美吗?

恰恰相反,现在的安市人,头顶一片乌烟瘴气的天空,鼻子呼吸着污浊的空气,脚下踩着沾染了污染物的土地。

但前世去过安市旅游的齐政知道,安市在以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全省十大污染城市”,蝶变成了一个全国生态宜居城市。

因此齐政力排众议,将安市列入总部进驻地候选之一。

随着深入的了解,嘉谷高层体会到了安市凤凰涅槃式的蜕变决心,也理解了齐政为何将其列入候选地之一。

安市的自然环境资源十分丰富,在上个世纪末全国“无工不富”浪潮的冲击下,安市发展心切、不甘落后,同样走上了一条工业立市的道路。

由于受到产业基础和科技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安市引进的多是建材、化工、印染等污染重、能耗高的行业,虽然效果显而易见,一举捧到了“小康”的牌匾。

然而,高强度的开采和资源消耗,排放严重的项目,让青山绿水逐渐变成了白山灰水,清清溪流开始变得浑浊不堪。

到本世纪初,安市污染达到了临界点:每年直接排放的上千万吨污水,造成水质变成了劣v类;乡镇林立的烟囱排出红、黄和黑色的烟气;林木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安市因环境破坏严重受到了国家发出的黄牌警告。

振聋发聩的警钟犹如醍醐灌顶,让安市人冷静了下来,开始审视自身的发展之路。

新一届的安市决策者经过反复研讨,安市的未来发展之路逐渐清晰起来:走生态立市之路,以生态提升区域经济。

安市决策者痛下决心,启动“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对全市的污染企业做出综合治理,强制关停污染企业一百多家,淘汰落后生产线近百条,复绿了两百多处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