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是第一步,也是当前限制秸秆转化为沼气的一个桎梏。
天然状态下的秸秆由纤维素、木质素及部分蛋白质等组成。由于天然木质纤维素结构的复杂性,进行生物转化的难点在于如何高效将它降解成为可发酵糖。
之前就是缺乏对农作物秸秆这种天然木质素、纤维素完全降解的高活性菌株。
超级白腐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一桎梏,使得农作物秸秆的水解过程加快成为了可能,后续的发酵和产甲烷也能同步提升,投入产出的效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
说好的种大豆呢,怎么重点进化到生物质能源生产了?
即使是齐政,对此也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呀!
……
第160章 用爱发电?别逗!
事关嘉谷发展战略的调整,齐政没有马上做决定。
他施施然回到嘉谷总部,才召集公司高层,讨论东北“落子”策略。
“大豆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将养猪场开到东北”不用多讨论,很快就通过了。
众人争论的重点,就在于要不要开发生物质能产业?如果是要,又应该以什么姿势进军生物质能产业?
陈建章作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主推者,肩负着说服众人的责任。
“生物质能产业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原料,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植物蓄存的太阳能与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堪称循环经济之典范。”
“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经过我们的初步统计,全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约为6亿吨,其中废弃和燃烧的至少占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