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你知道猛牛吧?对他们怎么看?”齐政不做评价,继续问道。

杨业淡淡一笑,“伊力中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猛牛的。”猛牛创始人曾效力伊力十多年,被免职后扯旗创立了猛牛,随后展开了与伊力之间的十年战争,一直是江湖上津津乐道的话题。

“猛牛虽然现在实力不显,但我了解他们当中的不少人才,在我看来,未来猛牛有很大的机会成为乳业第二梯队的领跑者。”

齐政微微点头,猛牛确实是人才济济,敢拼敢赌的牛根声,营销大师孙向红,人狠话不多的杨文军……这些高手,齐政看着都要流口水。

不过有一点是杨业也想不到的,猛牛可不止于跻身第二阵营前列,其趁着伊力露出的破绽,短短几年内就迎头赶上了伊力,成为了乳业市场上的两只大鳄之一。

但是齐政最关心的还是伊力。

“那你觉得,伊力的最大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

杨业并不奇怪齐政对伊力的关注,所有有志于进军乳业市场的势力,伊力都是他们避不开的存在。

“我觉得是发展质量和管理文化。”

“先说发展质量。伊力在ng影响力巨大,天然的草场为其提供了天然的奶源基地,而据我所知,现在很多乳企都没有自己的奶源基地,包括刚刚提到的猛牛。从长期来看,必然是高质量发展战胜低质量发展。”

“说到管理文化,伊力内部的管理关键在于稳定。公司的高层都是从基层升上来的老伊力人,有乳业基因。一切商业活动,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有一个稳定的高层团队,关系到战略判断力和连贯性。哪怕遇到一定的挫折,翻身也不是一件难事……”

齐政认真地听着杨业的讲解,虽然这些不是什么商业机密,但也能从侧面一窥伊力的现状。

为什么齐政明明知道随后几年,伊力会发生动荡,猛牛会以迅猛的攻势登上行业第一的宝座,但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伊力身上呢?

因为他知道,猛牛具有先天的劣性。从长远来看,嘉谷乳业要达到“数一数二”的战略目标,即进入行业前二,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目前的霸主伊力。

猛牛在起家之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三无公司”——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虽然其后靠着资源整合和经典的营销策略,一步步登顶,饶是齐政也不得不佩服。

但缺乏资金是猛牛最大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