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只有缺钱的时候才会放下架子。不差钱的机关单位是最烦人的,因为他不和你谈钱了,也不会和你谈服务,最多谈谈政策,可你要是谈的深了,他又会和你谈理想谈奋斗……

而且即使他差钱了,你也要拜好码头才能顺利将钱送出去,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情况并不鲜见。

幸而江南省农垦集团在如今的年代并不是土豪单位,而且嘉谷在与政府谈判中就提出,需要政府协调邀请农垦集团提供人力物力支持。

当然,好处是少不了的。

凡是农垦公司派出的开发团队和机械设备,嘉谷会向农垦支付一笔劳务费用和租金。而且,在工作期间,农垦公司除了工资和日常福利以外,不用承担其他的任何费用,奖金后勤以及回家的费用等等,嘉谷全都包了。

这就等于双倍承担了数百人的工资,不仅给农垦公司省钱了,而且能创造不少的收入,算得上是不无小补了。反正今年以来,江南省农垦公司也没有什么开荒项目,以他的规模,派遣数百人确实不算什么。

嘉谷重金邀请农垦劳务团队也是有的放矢。

都知道,机械设备好买,熟练的工人难寻。

而且,这不仅仅是工人的问题,还有管理模式的问题。农垦集团是国内少有的具有农业开发会战经验的团队,集中、高效、明确的目标和集体主义是会战模式不同小农经济模式的地方,也是一般农企想学也学不到的地方。

偏偏这种会战模式在大规模荒地开发的时候厉害得很。

年轻的嘉谷既没有这样的经验,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光是靠自己摸索,花费精力不菲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因此邀请农垦农务团队,既是为了能快速推进治理进程,也是希冀通过偷师学艺,一窥中国式农业会战的管理模式。

熙熙攘攘的营地安排持续了一天。

第二天,天初明,养精蓄锐的工人们就带着热情,开始了开荒工作。

见识了嘉谷的财大气粗,李维新博士也不得不服气,调整了规划方案,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改良这片盐碱地的状况。

不同于之前小块试验田,大块盐碱地的改造,除了灌水洗盐,还需要进行修渠、打深井、挖排碱沟清淤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