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要知道,在他们自己本国,又或者其他发达国家,他们是不敢这样串联,搞垄断的。
不过幸好,cu芯片的成本,并不仅仅只有生产这一块,还牵扯到税收,人工,运输,销售等等,其他作为商品的产品,都同样有的属性。
甚至在生产这一块,也还要受制于税收和人工等方方面面的成本问题。
要不然,擎天生产一块486cu芯片的全部成本,真的是英特尔的四倍,那啥也别说了,歇菜算了。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就是神也赢不了。
再者说了,他对擎天芯片的利润追求跟英特尔对芯片利润追求也不一样。
对于他来说,擎天芯片能不让他赔钱,保持正循环就行,而对于英特尔来说,cu芯片的毛利润在70以下,那就代表着失败。
毕竟全球芯片企业的毛利润都在70以上,他这个做大哥的,利润率还不如小弟们,也说不过去啊。
但方辰预计,擎天cu芯片的价格,如果以每块钱能买到多少运算能力来计算的话,肯定是不如英特尔的。
顶多就是每块芯片的价格看上去会便宜一些,但性价比并不合算。
也就是说,假如英特尔cu芯片每块卖三千块钱,里面有三百万个晶体管,而擎天cu芯片每块卖一千块钱,但里面顶多只有七十五万晶体管。
虽然看上去,擎天cu芯片的价格只有英特尔cu芯片的三分之一,但实际性能却只有四分之一,算性价比的话,还是弱于英特尔cu芯片。
这也是为什么他想要增加擎天cu芯片性能的原因,就是为了尽量提高cu芯片价格和运算性能之间的性价比,增加竞争力。
再者,他也理解倪广南的想法。
既然486就完全够用了,那为什么还要冒险,减少cu芯片寿命来增加性能。
但倪广南有所不知道的是,随着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功能和软件络绎不绝的出现,人们对于计算机性能的要求已然是越来越高了。
一台性能不足的计算机,必然会因为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遭到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