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露出赞许,薄凉的嘴唇不自觉地弯起。
过了许久。
宣熠帝心里还是未能平复,捏着试卷的边角,眼里是遇到知己一般的感动和激昂。
要是再早上十年,不!五年,他凭着这一张策问,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突厥逐渐瓦解,也就不用苦等到现在。
宣熠帝念念不舍地放下了卷子,眼底带着一丝身为帝王的矜傲。
他终于懂得,为何左弘他们一群进士都如此纠结了,这份试卷好是好,可惜不符合他伪装出来的人设。
要是在朝廷上他看到有人给出一份这样的奏折,为了蒙蔽突厥那群蛮夷,他一定会当众勃然大怒,吓得众多大臣噤若寒蝉。
然后他再私下找在王良赡将军和平宏博宰相,商量对策是否可行。
真是可惜呀……
他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就绪,突厥覆灭的大好景象就在眼前,这么好的策问就无用武之地了。
宣熠帝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像是要把这份惊艳绝伦的策问刻在脑子里。
可没等多久,宣熠帝拿起一旁的蜡烛,凉薄的桃花眼深邃幽暗,静静地将这个试卷点着了火,一点点烧起来,直到化成灰烬。
——这样的策问决不能流传在外。
作者有话要说:发现一个可怕的现实,已经十一月了,这本书写了快一年还没写完啊!!更可怕的是,今天这章光是码字+查集料,
就花了五六个小时,我好想今年完成这本书啊o(╥﹏╥)o
第107章 107
殿试。
太和殿内, 几百个进士端坐在桌前,挥洒笔墨书写着人生最关键的一道试题,圣上亲自拟定的试题,还会评判所有的殿试考卷。
穿着明黄色龙袍的宣熠帝行走于期间, 所有人都不禁屏住呼吸, 怕自己御前失礼, 却没料到,宣熠帝的视线早就时不时望着最后一排的人。
晏清名次最后, 桌子自然也放在最后, 试卷的题目中规中矩, 可晏清下笔时却锋利无比, 题目讲到德行民政,她就非要写, 驯化蛮夷为德,束
之以礼,行不匮武,大同一体乃是大功德。
宣熠帝原本十分好奇, 这位科举中列举了无数条击垮突厥策略的寒门弟子, 每字每句都让他如获至宝,遇到知音大才的人, 究竟会用什么样
的方式引起他的注意?
可这么一看, 宣熠帝有些哭笑不得。
像是吸取了教训, 他看中的这一名大才, 风格不再那么尖锐锋利,一字一句仿佛都能将远在边境的突厥置于死地,而是换了一种缓和却暗
藏锋芒的方式。
用文化驯化突厥蛮夷,让他们在思想上受到宣国的控制, 可字句中却暗藏着武,显然他这位倍感欣赏的知己,哪怕是意识到自己过于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