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页

其实,在八十年代,国内的芯片生产设备,也并不落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是处于先进水平的。

别的不说,华亭光学设备厂生产的jkg-3型光刻机,最低能够到达25微米,这种光刻机,在1981年就开始生产了,绝对算是世界领先水平的。

只可惜,到这一代上,就停止脚步了,没有后续研发下去。

国内是有着完善的产业链的,就是没有单位购买,他们宁可购买洋垃圾,也会觉得高大上。

随着这几天的了解,秦振华也觉得紧迫起来了,所以,今天再遇到了冯士忠的时候,已经不是特别排斥了,寻找其他的工厂,需要时间,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干脆就拿他们来做实验好了。

分步、重复投影光刻机、电子束曝光机、同步辐射软10射线光刻机、等离子刻蚀机、反射式扫描投影光刻机、掩模缺陷自动检测系统、掩模缺陷激光修补仪、硅片表面质量自动检查仪……这些设备,全部从国内采购,也算是帮了这些单位的忙,同时,己方也能够有一个现代化的先进的芯片生产厂!

“购买这些设备,那要生产什么芯片?”王利民继续问道,一方面是在给冯士忠问,另一方面,则是自己感兴趣。

你只有了设备,没有产品也不行啊。

“这点嘛,就和咱们现在的模式一样。”秦振华笑着望着王利民,说道:“大学和工厂联合起来,大学负责搞研发,工厂负责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我们这几天,已经找了首都的不少的大学进行了沟通,好东西还是有的。”

第1087章 没有免费的午餐

只靠王晓强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而且,现在王晓强还承担着三代坦克火控系统的程序设计的任务,所以,他目前甚至不能过多地涉及到组建新公司的业务,这会牵扯到王晓强的很大的精力。

所以,秦振华想到的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和高校联合。

高校是有着很强的科研实力的,这些光刻机等设备,其实很多都是高校参与共同开发出来的,那么,普通的芯片,比如收录机里面需要的各种芯片,运算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等的芯片,都是可以放在大学里面搞研发的。

同时,逐步培养起来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加上再从计算机所原来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室里面挖一批人过来,就能组建成为一个专业的团队,用来研发这个火控系统芯片了。

如果能够获得国家和军队的投资,那是最好的,如果无法获得这些投资,一机厂也要支持着把它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