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乌瑞华家里就是这样的状况,只有一个儿子,据说还是当年拜了很多次才得到的,对这个孩子,自然是很看重的。

秦振华并没有在工厂里面的附属学校怎么上过学,毕竟他的那个年代里,去了学校,反而会受影响,大部分的时间里,他都是在家里自学的,反而还真的成才了,不过,他的情况毕竟是特例,对大部分人来说,去学校读书,才是最好的选择。

工厂的附属学校,里面几乎都是职工子弟,前些年的风气不好,那是社会原因,这几年,难道没有任何的改变吗?

就在这时,青子已经端着两碗茶进来了,放下茶,就开始唯唯诺诺的向后退,颇为腼腆。

“青子,我就比你大几岁而已,叫我振华哥就好。”秦振华问道:“你知道欧姆定律吗?”

欧姆定律?听到了秦振华的问话,青子摇摇头:“不知道。”

不知道?这可是初中物理知识,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厂里的附属学校,究竟整天教的是什么?

秦振华脸色顿时就变了。

“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赵国栋在一旁问道:“你们连这个也没有学过吗?”

听到了这个问话,叫做青子的小伙子才顿了顿,说道:“这个学习过,老师说,这个叫做……电阻定律。”

电阻定律,不就是欧姆定律吗?当想到这里的时候,秦振华突然反应过来了,不由得咬了咬牙:“赵厂长,咱们的附属学校,必须要转变观念啊,都到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抱着这些想法,他们这是要耽误了咱们一机厂的所有职工子弟啊!”

梁博两眼放光,秦振华和赵国栋两人,在一分厂那里进行过一次改革,改革之后,一分厂的作风大大地改变了,现在,也是该轮到厂里的附属学校改变一下的地步了,如果再继续下去,谁还肯在附属学校里面上学啊?

物理学中,一条简单的定律的名字的命名,也能够反映出来深刻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一旦放不下,那肯定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成绩。

国家需要栋梁,工厂需要有文化的技术人才,这种教法,怎么行?

在乌瑞华的家里坐了二十分钟,要走的时候,乌瑞华才回来,他是在工厂里面忙着做研究,加了个班,等看到两人的时候,无比的激动,又听说了工厂即将要干的大事,也是信心满满,百般的感激,保证一定放下思想包袱,全心全意地扑到厂里的研发项目上来。

第二天,秦振华就悄悄来到了厂里的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