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看电影也就图一乐,只感觉这部电影在讨论谣言,以及人性的一些恶,所以只感觉导演还挺厉害而已。

要看分析,得看“电影懂王们”。

之前电影节,那些影评人可憋坏了,这终于上映了,也就是上映当天,好评如潮,那阵仗跟请水军一样。

首先是欧洲著名的影评人坎塔里尼,为什么说著名了,因为三大电影,其中两个电影节,都邀请他去担任过评委。

当然虽说评委组一般是三四十人,也能证明坎塔里尼的影响力,他所写的《驳电影本体论,及艺术改变自然动态》,被不少电影学院当成教科书。

电影本体论也就是“精神之父”巴赞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电影的一切艺术都是人为参与,但除了摄影外,展现事物自然原貌是电影美学基础,巴拉巴拉大致就这样。

“担任了三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第77届出现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最让我吃惊的作品。

看之前,我绝对想不到一位年轻的华夏导演在西西里用不到一个月构思的电影,会是这样。

影片一开始就阐明了主题,当放大镜的光聚集在蚂蚁身上,蚂蚁被灼热的阳光烫死,表层影片在说网络时代的关注放大,但实际上x,先用一个x代替,先说完表层。

即使是影片的表层故事,导演也安排得极有内涵,看了三遍电影,在第三次才开始计算,玛莲娜一共十一次的走过广场,其中有九次她目光是低垂的,不敢与旁人目光直视,哪怕最后挽着丈夫归来。

她唯二次昂首挺胸,目光直视前方,是第七次剪成了短发,成为性工作者时,放弃了所有脸面,第八次作为性工作者招待德国军官时。

细节的安排,展现了导演的思考,哦多有意思,我们现在都说你爱自己,喜欢身边的一切,所以才有自信。但看看玛莲娜是放弃了一切,才敢有自信抬头。

最明显的一点,当她第十次挽着丈夫,最后一次出门买菜,有了依靠和牵挂,又重新低下头。”

坎塔里尼一听这名字就是意大利人,凡是名字中是以什么尼结尾的外国人名,百分之八十都是意大利人,因为意大利名语音译“ni”很多。

这篇影评发布在意大利最权威的电影报刊《威尼斯消息》上,是意大利电影艺术学院创办。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她是异类,因为她太漂亮,因为她比所有人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