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瓷砖厂的承包,本来他就是本着一个做试点的心思批下去的。还特地叮嘱过商业局,一定要好好处理,协调好各个方面。
现在听说方才职工冲击商业局的事情,他是一身的冷汗。得知李宪解了商业局之围,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稳定住了职工,才稍稍放下了心来。
而对于李宪那个工资机制,精明如徐朝阳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这个办法好!职工的收入和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直接挂钩,我觉得会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职工的工作目标明确,通过层层目标分解,组织战略也容易实现,倒是挺符合目前瓷砖厂的情况。而且职工收入考虑个人绩效,会让部门内部产生竞争,这样一来,厂子可就好控制了。”
对于他的分析,李宪报之一笑。
这套工资机制其实不是他的原创,美国经济学家泰勒在1895年就提出了这个差别计件制,西方国家已经用了一百来年了。
正当他暗暗感叹,中华目前需要追赶的地方太多之时。徐朝阳已经给他这个还没有工作关系,没有没有正式上岗的商业局职工指派了任务。
“明天,你去瓷砖厂。那边的事情,交给你处理了!”
第62章:投票
徐朝阳将瓷砖厂的承包问题交给李宪处理,其实是看似偶然之下的必然。
自从王林和退休,他从红旗林场的场长坐到了林业局局长这个位置上之后,迷茫就像是一朵脱不开会不散的阴云般一直笼罩着他;
在此前的十几年,他认为林业局的领导实在是太好当了。
计经济体制之中,林业局的经营模式其实相当简单。就是按照省里要求,每年供应足额立方数的木材。在省森工的计划之下,一直以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秩序井然。
但是这几年随着整个社会和经济风气的一再变化,产业结构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整,邦业这个东北边陲的小林业局却渐渐不成了。
就像是一块土壤已经没了力气的田,庄稼苗不长杂草却是横生。
八万多正式职工,十几万拥有林业户口的居民全都指着冬季的生产任务和有限的耕地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