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年,中华发展主轴正式向经济转移。虽然改革开放自重78年就已经开始,可是每当宏观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都会有批评指责的思潮出现。然而在这一年,伟人秘密南巡之后,发表了谈话,已经为重重僵硬的思潮给予了致命一击,从此中华经济开始转型。

现在是9月份,在李宪的印象之中,也就是十月份召开的十四大之后,大会报道就会明确的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而那个时候,才是基层人民彻底迎来变革的时候。

从那开始,类似老周这样不明白,想不通,但却又没奈何的人,会越来越多。

虽然不想用那些烂俗的言语来评价这个时代,但是李宪又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好的一点是,在这一场变革之中,所有的腐朽都将被打破,一些或志向高远或野心勃勃的家伙彻底拥有了自己舞台。在日后,这一些人将会成所谓的榜样和偶像。

不好的一点是,有许许多多像老周这样的人,将会经理一个漫长的蛰伏期。在这个蛰伏期里,有的人慢慢想明白了,靠着国家政府是没出路的,想要过上自己梦想之中的生活,需要靠自己。有的人永远也没想明白,和纠结贫穷过了一辈子。

一句话,这是一个将中华人分层的年代。

正当李宪陷入深思的时候,老周打断了他:“小子,我听说你脑子活。你给周叔想想办法,这事儿应该咋整?”

李宪虽然也很同情老周父女,但是自己说白了就是一个学生,没有权利去干涉这件事情。但是现在既然老周问了起来,他也没推辞。

“周叔,其实你想过没有,现在干点儿啥还不能养活一家人,没必要非得靠在这客车上。”李宪想了想,道。

倒不是李宪劝慰老周,而是他就是这么想的。林业局这边再有两年就大规模停伐,届时人流量极具下降。那徐老三买这趟客车线,估计也没两年钱好赚。

老周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有些不满:“你这不是和没说一样吗?我让你想想办法,你倒好……你说我开了一辈子车,不开车我干嘛去啊?家里又没有地。”

李宪呵呵一笑:“没说不让你开车啊,年年冬天林业局木材车一天怕是百趟,周叔你在这趟线上跑了十几年,方方面面的人头都熟,还怕没事儿干?周叔,不是我说,你开客车一年能赚多少钱?也就一两千吧?我听说冬天倒腾木材,赶上行情好的时候来回一趟可就是四五百。你想想,现在跟这儿死挺,有意思吗?”

老周心里边儿有一根弦儿似乎被撩拨了一下,但是一时间却没抓到重点,只是不再说话,若有所思的开起车。

只是等到周芸过来启票的时候老周挥了挥手,让李宪和李匹坐了趟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