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动态的力度太大了。
在地球上曾经有一项社会调查,问大家长大之后要干什么。
十年前,最多的答案还是科学家。
十年后,最多的答案是明星了。
这些人的心理动态很清晰:科学家有什么意思?于敏为了祖国发明氢弹,熬的自己数次病倒,结果一辈子隐姓埋名。
小鲜肉的出现让大家感觉到,当明星好啊,看上去难度不大,收入高,还有一群粉丝在追捧。
方澈那种咱当不了,许坤这种咱还当不了吗?
反正我长得也不难看,下一个许坤搞不好真是我呢?
靠脸蛋比靠才华容易多了。
你问任何一个人,他能不能成为方澈这样的明星,他大概率不敢点头。
但是你问他能不能成为许坤那样的,稍微长大好看点的都觉得自己可以!
光网的读者里,就有多少彦祖和于晏呢!
在地球上《中国好声音》从13年2月份开始报名征集,到6月份的时候,一共有45万人报名。
然而那时候的《中国好声音》可还没有经历过鲜肉时代的冲击。
要报名的人们开始摇摆了。
“我长得不算差,如果再有点唱功的话,明显是加分项啊,那《青春有你在》才是最适合我的!报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