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如果一个人曾经犯过一些轻微的犯罪,但是却得不到惩罚,那么他会对违法行为越来越放纵,产出犯罪惯性,慢慢地会升级自己的犯罪行为。

确实是有道理的,白松见过的很多小偷,如果一直不被抓,胆子会越来越大,而且很多诈骗犯也是如此。

欲让其灭亡,必使其疯狂,这是一个道理。

会后,已经快要到吃饭的时间了,白松本来准备要走了,被曹支队招呼了一声,就去了曹支队的办公室。

曹支队的办公室不大,一共就两个沙发和一把椅子,白松进去的时候发现刚刚讲课的两位领导也都在,顿时有些约束感。

“你找个凳子,坐。”曹支队笑着招呼了一下白松:“这两位来咱们这里四次了,对我们的这个案子也算是比较熟悉了,想听听你对于这个案子主犯问题的看法。”

“啊?”白松有些紧张:“我没什么看法啊……”

“没事,知道什么说什么就可以。”曹支队鼓励道。

四次……白松心想,这两个人即便再是专家,只是来几次,对这个案子的了解程度还真不一定多么强,于是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想法全说了出来,最终说道:“按照我对这个主犯的理解,这个人并不缺钱,他可能在这个案子之前,就是个有钱人,做事很从容,组建这个公司,他甚至不一定在前面参与过什么,但是一定是发起人和主要控制人。”

“一般这种案件的发起人都是一些破产的有钱人,他们通过正途赚不到钱,就想了这些歪途。”林处长点了点头:“你说的性格,倒是和我们之前分析的比较吻合。”

“嗯,不过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点出入的。”白松道:“我并不认为他是破产的有钱人,他应该一直都不为钱发愁。”

第三百四十七章 出师不利

在白松的猜想里,主犯之所以还没有被抓,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参与感弱,他也许曾经想从这里多弄一些钱,但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事情这么赚钱,而到了后期,他为了不暴露自己,已经越来越少的出现。

“不喜欢钱?”曹支队斟酌了一下:“这不可能,这种人会跟钱过不去吗?”

林处长想了想,道:“这个小伙子说的也不是不可能,很多人有了钱之后,虽然爱钱,但是更惜命,这个公司后来的吸金能力太强,树大招风,可能与这个人之前的想法不符,降低存在感也是很正常的。

这种人,有资源、有能力、懂预谋还知进退,是个合格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