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像王离那样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万里云初来此地,他就很注意打听万里云的为人。“颇为爱才,性情也相当宽厚。”他能够挺身支持王离,正是出于听到的这个风评。看起来万里云真个和传说中的那样爱才,自己三人的表现一定让他刮目相看。
万里云扫了他们一眼,又道:“徐鸿渐将军。”
徐鸿渐从他身边闪出,躬身一礼道:“徐鸿渐在。”
“即日起,冲锋弓队恢复番号,隶尔麾下,由徐将军你一手重建。”
“遵命。”
徐鸿渐是万里云的换帖兄弟,也是他的副手,万里云让徐鸿渐重建冲锋弓队,可见他是准备和毕炜一样,把冲锋弓队当成自己的亲兵了。王离眼里登时有点湿润,深深一礼道:“多谢万将军。”他这般一谢,陆明夷与米德志也只好跟着行礼,只是陆明夷心中却反而有点不安。
万里云让徐鸿渐来重建冲锋弓队,这一点倒让他有些意外了。固然冲锋弓队的地位能够提高,只是,若从此冲锋弓队成了万里云的御林军,上阵的机会岂不是少了?只是他虽这么想,脸上仍是什么声色都不露,只是躬身行礼。
这一次冲锋弓队绝处逢生,非但不撤销番号,还成了主将亲信,冲锋弓队上下全都大感振奋。王离本来对陆明夷和米德志都有些看不起,但经此也对他们大为改观了,平时亦有说有笑。更让他兴奋的是,徐鸿渐进驻冲锋弓队,将冲锋弓队扩编到六百人,但百户却没有增加,仍是他们三人。这样他们三人每人麾下便有两百兵员,军衔虽然未升,实质上却都已升到了骁骑。看来,只消一有战功,他们都将晋升一级了。
陆明夷本来还担心成为万里云的亲信后,上阵的机会不多,但这个担心很快就证明是多虑。到了十月初,徐鸿渐将冲锋弓队组建全备后,万里云便下达了一条命令,从军中抽调三千人,由徐鸿渐率领前往东平城,作为援军前往南安城。
南安城是闽榕省首府。今年七月中旬,东平水军在五羊城外经历了一场大败,当时东平陆战队刚出发,准备进驻南安城,对五羊城发动水陆合围之势。但随着东平水军意外的大败,闽榕太守高世乾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因此当八月初,东平陆战队依造计划抵达南安城下,本来要进驻南安城,随时准备南下攻击,不料面对的却是紧闭的南安城门。
“共和者,以人为尚,以民为本。是故共和之刀枪,不向民众。”
以此为由,高世乾坚壁清野,打出了“再造共和”的旗帜,终于公然反对大统制了。其实人人都知道,这是因为号称不败的邓沧澜元帅的水军也败了,连“水战第一”这名号都被五羊城里后起的少年将领郑司楚夺了,本来就与五羊城走得近、又对大统制不满的高世乾终于解除了后顾之忧,也就公然与五羊城走到了一起。
八月三日,本来准备进南安城休整的东平陆战队发动了对南安城的围城战。南安城虽是天下名城,但闽榕省不是军区在地,高世乾手下也不过几千防卫军而已,本来两万余东平陆战队觉得定然一举拿下,谁知南安城的守御竟是出乎意料地强。后来他们才知道,主持南安城防卫的是从五羊城而来的一个少年军官,名叫高鹤翎。
高鹤翎和高世乾是同族,还有点亲戚关系,因此申士图将他派到南安城当客将。高鹤翎年纪甚轻,却是五羊城后起将领中的佼佼者,第三代七天将中名列第四。五羊城第三代七天将,三个在水军中,号称“水天三杰”,四个在陆军,高鹤翎则是号称其中防御第一,有“铜墙”之称。同时,高世乾暗中已将防卫军扩编到了万人以上,高鹤翎将这一万多兵力用得灵活多变,城外两万多东平陆战队围城一个多月,竟然毫无寸进。就在徐鸿渐他们这支部队出发之际,邓沧澜再次向大统制上书,说明利害,将南安城下的东平陆战队全军撤回。这样,高世乾的高安防御战历时一个多月,获得了胜利,徐鸿渐这支增援军也就相应改变行军路线,转向东平城。
集中优势兵力,发动决定性的一击。这是邓沧澜的策划。他从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只是五羊城出乎意料的顽强使得他最初的计划破灭了。好在东平陆战队围困南安之战只在开始进行过强攻,因此损失并不大。只是水陆双方皆铩羽而归,虽然东平水军败在本来就声名赫赫的五羊水军手下,算是情有可原,但东平陆战队居然在本以为没什么实力的南安城下吃了个亏,却让士气大受影响。
十一月初,进入东平城的陆明夷本来以为会看到一派萧条的景象,但眼前所见却让他大吃一惊。
现在的东平城,已经集中了六万大军。除了水军北战队,从另几大军区调来的援军也大多已经抵达。只是在东平城里,却根本看不到接连失败后的沮丧之情,到处都是昂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