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

造车[校对版] 榕之子 1387 字 2022-11-05

此番回答透露出刘岩身为中央智囊思维惯性,在考虑问题时优先把国企放在首位,他的回答更多从国家宏观经济方面出发。

跟何岩会面后,韩皓就开始坚决执行规避大宗商品风险的经营策略,不再过多囤积物资严格按市场需求生产。经济过热和商品高估值的推论,也在影响着他接下来的动作。

当中华集团开始介入徐工收购案后,凯雷资本实际上就已经靠边站,就算他们不断降低自己的持股份额,依旧无法获得中国商务部的批准。

因为作为一家纯投资性的公司,凯雷不会对徐工长远发展计划负责,他们更多只是会把徐工包装后低买高卖。而且,在商务部委派的调研机构审查时,机械工程行业经讨论被列入了涉及国家安全领域。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在不断进化,已经从合作、合资到独资建厂,再到大力并购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的优秀企业。如果任由势头持续,中国民族工业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将会逐步消失,将来只能沦为跨国公司低端产业链的一环。我们国家将永远承担打工仔的角色,无力向上发展变成独立自主的老板!”

跨国资本来势汹汹,国内不少人希望国家能举起保护自主品牌的大旗,不让中国优秀的企业种子落入外资手中。

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凯雷资本的并购方案不得人心,退出已经是必然。

无奈之下,经过跟当地政府友好协商后,凯雷宣布退出徐工收购案,并且重申将继续在中国寻求机会投资的信心。

凯雷走后,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华集团,就成为徐工以及当地政府首选的合作对象。500强这个名头在地方政府中很是吃香,在书写政绩时能划上厚重一笔。

除了出价更高,更打动人的是韩皓给徐工集团描绘了美好蓝图,除了工程机械跟玉柴发动机协同之外,还将跟中华卡车板块合作,为徐工打造专用车项目,实现全工程设备的覆盖。

今后客户来到徐工,可以实行一站式采购,任何需求都能在当地找到适配产品。

另外,三年时间内达成让徐工集团整体在香港h股上市的目标,解决徐工最急迫的融资渠道问题。

经过多轮谈判,中华集团并购徐工的方案从地方到中央一路绿灯,报价30亿人民币获得70的股权正式获得国家通过。

持续大半年的绯闻终于落幕,韩皓飞往当地亲自出席了资产交割签字仪式,徐工这个国内工程机械排名第一的企业正式纳入中华集团。

韩皓入主徐工的首件事情,就是抓紧把徐工集团整体打包赴港上市,趁现在全球资产价格高估,登陆股市筹集资金是大好时机。

在徐工之前,玉柴已经从美国股市完成的私有化退市操作,它随之在港交所排队等待io,率先准备登陆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