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页

造车[校对版] 榕之子 1030 字 2022-11-05

现在身边越来越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互联网新经济下,农民成功的几率非常小。

依靠勇气和胆量闯出一片天地的蛮荒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是知识竞争的天下。”

韩皓想了一下,毫不迟疑说道。

“承接西方产业转移纳入全球化是关键红利,但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红利所在。

人们常说的没有文化农民也能发家致富,这是因为他们赶上了中国发展的内部红利。

这个内部红利又依时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市场需求红利,第二是廉价劳动力红利,第三是知识人才红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每次跟胡一鸣交流,他都能说出高屋建瓴的理论。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有9亿多人口,计划经济年代被压抑许久的需求一下子迸发出来。那个时候你做生意卖点什么,都发现供不应求,很快就能发家致富。

就像你爸当年洗脚上田,挑着货架走街串巷叫卖,完成了原始积累。

这样的时代画面,只要肯干敢干,就能立即成为先富裕起来的人群。这就是市场需求红利的体现,它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私营老板在中国崛起。

包括你,也是抓住市场需求红利的尾巴,利用摩托车市场供不应求的红利成长起来!

这个红利到今天,持续25年时间,基本已经消耗殆尽,这也是为何大家都发觉生意难做了,因为国人的普通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

胡一鸣首先解释了第一波内部红利在中国的影响。

果然不愧是学者型官员,韩皓身边经历的情况经他一总结,还真是这个道理。

“第二波红利是廉价劳动力,这是我们中国承接西方产业转移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百元月薪,上涨到现在的千元月薪,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由无数廉价劳动力造就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