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造车[校对版] 榕之子 1727 字 2022-11-05

由于盘古18l发动机还没有正式下线,所以中华轿车也无法落地,只能处于样车状态。

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轿车牌照问题,拿不到牌照中华轿车就不允许上路,等于黑车待遇无法在市场上销售。

如果要准备大规模生产,就得提前向供应商下订单,组织起对应的零配件供应体系。这些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贸然投进去的资金很可能成为沉重的财务负担。

将来轿车造了出来,卖不出去又该怎么办?

韩皓心里也在抉择,一时间难以下决心。

摸着石头过河干了再说吧,生出来的孩子总不能国家不给上户口,韩皓打算条件成熟的话就小规模生产。

当然韩皓也把这样的情况跟省里通了气,在鄂北省出台文件光明正大对富康轿车行使地方保护主义之时,浙海省政府也将对此做出回应。

省里答应,如果将来中华轿车通过国家专家小组验收,质量上没有问题,那么会优先保护中华轿车在浙海省内的权益。就算没有7字头目录,省里也允许其以6字头目录上牌在浙海销售。

这可算是一剂强心针,韩皓本来打算小规模生产在3000辆左右,浙海省内完全可以消化完这批轿车。

正是有了这个保证,华夏工业才向供应商下达了中华轿车零部件供应的订单,准备在年底前投产上市销售。

二汽经营陷入困境,12万名员工连工资都快发布出来,中央对此也十分着急。

5月份,1号首长亲临二汽,实地考察这个有近40年历史的特大国有企业到底该如何走出困局。

1号首长前来二汽,还带来了一个大礼包。军方将一次性以先付款的方式采购2万辆军车,同时银行组成联合体提供16亿贷款,最后还加快二汽债转股的工作进程。

可以说,政府对二汽集团可谓是既当爹又当妈,可以给的都尽量给了,但是却无法解决二汽创新乏力,产品竞争力弱的问题。

这次大规模输血只是救急,解决不了二汽造血的问题。机制僵化,多年忽视研发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二汽终于把自己的弊端显露无遗。

当然二汽懂得哭穷,趁1号首长在的时候,恳求中央在政策上再扶持一把,开口要了一个轿车目录名额并获得首肯。

二汽原本已经有了一个轿车目录,用在了和雪铁龙合资的神龙汽车之上,富康轿车挂的就是这个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