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江主任教诲,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当70发动机通过验收后,韩皓开始面临下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知识产权转化为商业成果。要大规模生产70发动机,他必须建立一条工业化的发动机生产线,但现在他无力再拿出几百万来投资建厂了。
考验,再一次来临,韩皓又将面对人生另一次挑战。
第二十八章 借鸡生蛋
韩耀厂研发70发动机成功,顺利通过省级专家验收的新闻经媒体报道,很快在省内流传开来。
依照韩耀厂现在的能力,主要还是满足研发的需要,无力大规模生产刚研制成功的70发动机,只能零零散散生产,月产量不足300台。这些新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已经供货到甘朝祥的摩托车改装厂,安装在他翻新的摩托车上,据他反馈而来的消息使用情况不错。当然价格也比原装货要低,1500元台的价格基本合理,只能维持韩耀厂的运转。
为此,所有研发团队成员还是只发了月工资,没有任何奖金。
郝一山情急从钱江厂辞职,妻子蔡淑华为此生了好久的闷气,甚至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他老婆有些不理解,为何好好的国企小领导不干,口口声声说为了理想而跑到一家小乡镇企业干活。
“理想,理想能值多少钱,能养活得起我们家吗?”
还是气头上的妻子忍不住质问郝一山。
“淑华,连余航这样的专家都自愿放弃大都市生活来研发,这说明此事大有可为。要是研发发动机成功,人家还能亏待得了我这样的功臣?你不是一直说要换个大房子嘛,在钱江厂咱不是算过至少10年后才能买得起。现在出来干,说不定3年内就换大房子了。”
好说歹说许下空头支票后,终于把老婆带着孩子哄回了家,郝一山为此大费周转。
某天晚上看到电视新闻提了韩耀车辆研究所研发70发动机成功,蔡淑华踢了一脚郝一山后说道。
“你还说研发成功后有什么奖励,现在连换房子的影子都没有!我这辈子净被你一路欺骗到现在。”
“这不才刚起步嘛,厂里还在创业期。何况换房子3年时间期限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