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页

银河之舟[校对版] 王白 1504 字 2022-11-05

而……宝瓶座文明对于人类的行为似乎已经证明了,选择生存乃是人类的本能。在生死关头,人们宁愿选择失去自我,也要确保生存。

正是这个现实让季华感觉到了迷茫。

如果仅仅是为自己做出选择的话,季华相信,自己哪怕失去生命,也不愿意失去自我。只是,现在自己的选择并不仅仅只关系到自己,还关系到整个人类文明。

“我想,我本人并没有权力代表所有的人们做出未来的选择,只是,现在的情况却要求我必须要代表他们。

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一定会有人选择生存,也一定会有人选择自我。无论我选择哪一个答案,都会违逆一部分人——而且是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意愿。

既然无论做哪种选择都注定会是这个结果,那么,我就不应该在乎那些外部的利益考量,而应该选择另外的指标来作为我决策的依据。”

季华在默默的思考着这个问题。在这一刻,季华又想起了曾经在地球之上发生过的那些事情。

完善的庇护所只能容纳约两亿人,剩下的大部分人口都要被安置在无法完全密封,没有完善工业体系支撑的简易庇护所之中。

很显然,在完善庇护所之中的人们会获取更高的生存几率。简易庇护所之中的人们会有更高的死亡率。那么……选择谁来进入完善庇护所,又让谁去简易庇护所呢?

文明的决策者当然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他们当然也知道,无论选择谁来入住完善庇护所,剩下的人都必将对此予以反对。哪怕将两亿入住名额全部分给普通民众,剩下的普通民众同样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选择。

这无关对错,而仅仅是立场问题。既然如此,那么最优的策略便是,完全抛弃这些外部的利益考量,而以其余的指标来确定完善庇护所的入住名额。

决策者最终的选择是以对文明延续下去的助力程度来确定名额。所以,科学家、政客、技术工人、学者等获得了这些名额,而普通民众则无法获得名额。

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公平的方案,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这却是最优的方案。

现在,季华也面临了相似的情况。而季华也打算抛弃那些外部的利益考量,不再去考虑自己的选择会侵犯多少人的利益,也不考虑会违逆多少人的意愿,而是重新选择一个另外的指标来帮助自己做出决策。

沿着这样的思路,季华的思绪便渐渐清明了起来。

“我仍旧选择不和宝瓶座文明合作。”季华默默的思考着,“因为我认为这样才是对人类文明有益的——选择合作,则人类注定永无出头之日,选择抗拒,虽然灭绝的风险较大,但总归还有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