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仅仅是苏联人在阿拉伯世界遍地丢核弹,美国人同样也丢出了手头最后仅剩的两枚原子弹。首先是核爆了苏伊士运河北端的塞得港,更加彻底地摧毁了苏伊士运河,堵死了苏联红海军从这里冲出地中海,进入红海和印度洋的可能性。另一枚原子弹则用于核爆开罗,成功制造出上百万难民,把埃及变成了一个无政府状态的烂摊子,使得苏联红军难以沿着尼罗河溯流而上,从东线向南进攻盟军控制的黑非洲。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苏联原子弹还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边缘一刻不停地落下,将一座座城市和港口化为辐射尘埃。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三战的下一阶段,很可能变成两大阵营隔着大沙漠的种蘑菇比赛。至于在核爆前沿会死掉多少阿拉伯人和非洲黑叔叔,则只是一个无人关心的次要问题了。
——即使是死光了,也只能自认倒霉……在强权即真理、炮弹即正义的年代,这就是身为弱者的悲哀。
两大阵营非但不关心他们的死活,甚至还打算对他们加大搜刮力度,以应对粮食危机和战争消耗。
除了非洲和西亚之外,苏联人在从西欧大规模撤军之前,还对孤悬大西洋中央的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同样也投掷了前后数十枚原子弹,从而彻底消灭了美军从大西洋方向反攻欧洲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自从胜利地结束了南太平洋夺岛作战,把军旗插上复活节岛以来,就沉寂了许久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也在四七年的春天再一次升起战旗,拔锚出海,展开了新的大作战……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印度洋追击战(上)
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新加坡总督府
一年四季永远都是炙热灼人的赤道骄阳之下,伴随着乐队演奏的《上帝保佑女王》旋律,神色憔悴的海峡殖民地总督蒙巴顿勋爵亲自动手,徐徐降下了总督府大楼前那根旗杆上的米字旗。
当他把旗帜折叠起来的时候,在场围观的英国海军将校和殖民地官员们纷纷以手掩面,暗自啜泣。
——自从大英帝国重返新加坡之后,仅仅过了一年半的时光,他们就要再一次跟这座城市告别了。
而这一次别离的期限,很可能就是永远……
略带留恋地最后望了一眼新加坡总督府那些富丽堂皇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物,还有总督府门外两侧整齐排列着棕榈树和花坛的宽阔街道,身穿全套军礼服的英国皇家海军东方舰队司令,布鲁斯·奥斯丁·弗雷泽上将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钻进了配给自己的吉普车,命令司机驱车直奔章宜海军基地而去。
此时此刻,新加坡市区已经陷入了一片嘈杂和躁动之中,大小商店基本尽数关门歇业,街头巷尾却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扛着大包小包行李的逃难者,还有企图趁乱发财的小偷和抢匪,激起各种打斗,让市面上变得愈发混乱……即使身处于市区的街道上,也能不时听到远方传来的隆隆炮火声,进一步加剧了城内的恐慌氛围——那是奥德·温盖特陆军上将麾下的野战炮兵部队,在跟已经登上新加坡岛的马共游击队进行炮战。
所有的这一幕幕场景,都跟上一次新加坡被日军攻陷的情景如此相似。
而且,时至今日,大英帝国在东方海洋上的基石——新加坡,也确实是注定要失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