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页

唉!原子弹!原子弹!苏联人把原子弹像放烟花一样到处乱丢!而我们手里已经连一枚原子弹都没有了!

前不久,杜鲁门刚刚巡视过橡树岭工厂,然后得知不管那边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再怎么加班加点,下一批原子弹也要到明年二月初才能出厂完工。而在此之前,合众国只能继续忍受苏联人到处“种太阳”……

……

想到这里,杜鲁门总统只得叹了口气,转身从桌上拿起一封信——由量子科学泰斗爱因斯坦草拟,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二十多位专家联名签署的《关于限制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的倡议书》。

因为涉及到这么多学术界的大拿,所以这封信昨天刚写好,今天就走特殊途径出现在了杜鲁门总统的案头,那一行行悲天悯人的字句,看得杜鲁门是心有戚戚,深有同感——可惜已经太晚了,说什么都没用了。

虽然杜鲁门还是同意公开发表了这份倡议书,但他同意很清楚,这肯定没有什么卵用。就算爱因斯坦是原子弹理论的开创者又如何?就算他懊悔当初从事的量子科研,说什么“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又怎样?科学固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是有国界的,以美国科学家的名义提出的限制使用核武器协议,不要说在战争时期,就算是在和平时期,苏联人也是不可能自废武功、轻易同意的。

确实,核武器这个魔鬼从潘多拉盒子中跳出之后,给全人类的生存都带来了巨大威胁。无论是美国这一边还是苏联这一边,都在这场核战争之中受到了惊人的创伤。但是,作为在核战争之中处于劣势的一方,美国方面发表这种东西根本就不会有人听,对于斯大林这位钢铁总书记来说更是仿佛痴人呓语——与其为了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傻乎乎地丢下自己手中最犀利的武器,还不如加速灭亡美国,彻底结束战争呢!

更何况,这场核战争就算继续打下去,又能对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强权本身造成什么伤害呢?

——目前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美国轰炸机无法穿越层层障碍,把原子弹直接丢到苏联的东欧腹地。苏联轰炸机也难以越过大西洋或太平洋,把原子弹丢到美国本土。

这样一来的话,无论双方拿出了再多的核弹,也只能丢在对方的盟国和占领区、殖民地……对此,苏联人是一点都不心疼欧洲被种满蘑菇云的,如果美军真的有办法把欧洲各国炸得不宜人类居住,那么正好可以为渊驱鱼,逼得这些高傲的欧洲人背井离乡移民到俄国,为西伯利亚大开发贡献青春和精力。

而美国虽然没有那么的幸灾乐祸,但充其量也就是会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英国被炸成辐射废土,在美国痛哭流涕和弹冠相庆的人几乎是一样多。同时被种蘑菇的北非、中东、东亚和东南亚,除了菲律宾以外,原来不是英国的地盘,就是法国的地盘,炸死再多土著,炸平再多城市,美国佬也对此没啥感觉。

——除了为不得不把那么多本国的好小伙子,送到远方的蘑菇云底下去挨炸,而感到万分懊丧……

尽管如此,在这场越来越惨烈的核战争之中,杜鲁门总统还是感觉有点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如果从珍珠港事变开始算起,美国在过去五年的战争之中,已经前后死伤了大约八百万人,眼下还有七百万大军出征海外,举国青壮可谓是为之一空。在战争中沉没的船只舰艇已经超过两千五百万吨,损失的财富更是无法计算,然而在战争中的收获却是寥寥无几,整个国家的实力都出现了严重的透支迹象。虽然从白宫到华尔街都还在咬牙苦撑,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翻本,但背地里也已经开始试探着进行秘密和谈了。

然而,莫斯科方面提出的停战要求,实在是苛刻得令人乍舌,简直就是仿照一战结束时《凡尔赛条约》里面对德国的条款,对美国如法炮制了一番。哪怕是国会中最反战的议员,也表示根本无法接受。

——对于美国方面抛来的橄榄枝,克里姆林宫初步提出了这样六条基本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