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愿为陛下前驱,恢复西域,挺进贵霜。”
刘辩笑了,捻着手指,满意的点了点头。“战场上瞬息万变,朕无法千里遥制,望诸君精诚合作,一致对外,不要堕了我大汉好男儿的名头,要让我大汉铁骑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走得坚实一点,稳重一点。”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第447章 命运
洛阳。
司徒杨彪和荀彧一起,匆匆走进了太傅皇甫嵩的府第。两个青衣小奴跟在后面,一脸惶急,连连向皇甫嵩请罪。
皇甫嵩坐在堂上,案上铺着一张军用地图,正在教两个幼孙看地理形势。见杨彪和荀彧不请而入,不免有些诧异。他挥了挥手,示意青衣小奴下去,又慢吞吞的卷起了地图,收入青囊,这才轻笑了一声。
“亏得你们没带甲士来,要不然,我还以为是陛下有诏要收我呢。”
杨彪没好气的说道:“义真,我没时间和你说笑。”
皇甫嵩哈哈一笑,抚着一个幼孙的脑袋说道:“你看,杨公又急了。他火气可不小呢。去,将大父的好茶拿来,煮给杨公尝尝,让他消消火。”
杨彪见状,更是恼火。“义真,我也没时间喝茶,司徒府大门都快被人挤破了。”
“文先,这不就是你希望的吗?”皇甫嵩不紧不慢的说道:“儒门一心要与朝廷共治天下,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如今陛下放手,你又有怨言了?这要是传到陛下耳中,陛下改弦易张,重新收回大权,你就满意了?”
杨彪一时语噎。
荀彧见状,只好接了上去。他如今是待罪立功,没有辅政大臣的身份,却担着不亚于辅政大臣的责任——与杨彪共驻洛阳,负责处理相关事务,特别是各地贤良在兰台召开的会议,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还要辅助杨彪处理一些司徒府的事务。今天杨彪找皇甫嵩来讨论山东战事,他不得不跟着来,以免杨彪这个火爆脾气和皇甫嵩吵起来。
和他相反,皇甫嵩是洛阳最清闲的一个人。他也没有辅政大臣的责任,可是谁都知道,他就是辅政大臣,所有的重大决策都会有他参与。但是他不问杂事,只问军事,而且只问大略,具体的执行都交给徐晃、张燕和高顺等人,实在是清闲得让人嫉妒。
在洛阳所有重臣都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皇甫嵩却不动如山。然而也正是因为他的不动如山,洛阳才能够在外有战事,内有议政的情况下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