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拳出去打在棉花上,郁愤的要死。他不信这么多佛经太子真能写完,手怕是要废了吧?
皇帝闷闷道:“就这样吧。无事退朝。”
这是御史大夫抖了抖花白的胡子,颤悠悠走出来,手持朝笏道:“启禀陛下,往年距京城不过百里的柳州盗匪猖獗,朝廷三年来定期派一位钦差大臣去整治,如今已经小有成果。今年不如就委任太子殿下去,一来可锻炼太子殿下,二来也能树立太子在大玄百姓中亲民的形象。”
朝中几位当时在拥护立太子方面也出了力的老臣纷纷赞同。
皇帝已经脸黑如锅底。
这些老家伙真是没眼色,什么不爱听说什么!什么锻炼什么亲民!朕还好好在龙椅上坐着呢,用的着太子亲民?
可这件事听上去没有什么不妥,皇帝怎么推托,总不能把心里话说出来吧?
皇帝深吸一口气,默念着要顾全大局顾全大局,不太情愿道:“行吧,太子你——”
“儿臣……”容衍“不愿”两个字几乎要脱口而出,生生逼了回去,所有人都在等着他欢天喜地的应下,毕竟这是他收拢人心的好机会。
他想起谢殷提点他的话。
“他们说的总归是为你好,你就先应着……”
“儿臣承命。”
下了朝,容衍快步往外走,身后一道儒雅的声音响起。
“太子殿下。”
容衍转身,迎面是个清瘦的年轻人,看着不到三十,书卷气很浓。此人便是宋誉,占出他紫薇帝王之相的太巫署巫司。
年纪轻轻便独撑一司,可见这人看着像个文文弱弱的书生,却不容小觑。
容衍微不可察皱了皱眉头,“宋大人?”
“太子殿下好像不是很想见到我,”宋誉笑道,“又或是殿下有事,急着赶回去?”
容衍脸上细微的表情一瞬间烟消云散,他平静摇头,“并未。”
“你我自幼一起长大,记得十一岁的时候我还当过殿下的伴读,”宋誉回忆起久远过去,一副感慨的样子,“如今不知怎的,殿下却疏远了臣,臣心中实在好奇。”
容衍并未有太多波动,仍是看着宋誉。
宋誉被他这老神在在的样子看的不由笑起来,“殿下成了太子后果然沉稳了很多。”
“臣今日来,是有些事情要告知殿下,关于您的星相。臣觉得不便公开,想着私下跟您说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