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但做刺客的,大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古往今来能顾在杀人之后全身而退的刺客,实在是太少太少。苏徽不知道嘉禾是打算以怎样的方法杀死李世安,但如果嘉禾真的是打算亲自上阵诛杀逆贼,那么、那么……苏徽揪住衣襟,只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虽然这些都只是他的推测而已,但这段时间里他已经感受到了——嘉禾有着浓厚的自毁倾向。

与另一条时间线的嘉禾不同,那个时间线上的女帝登基十二年,内心却仍然是宁康公主,她不知自己身为皇帝需要做些什么,波折的帝王生涯只让她疲倦,因此她在认为自己没有机会迎来希望之后,选择了死亡。这个嘉禾从十多岁时便提前预知了自己的未来,于是从一开始反抗命运的精神就在她心底种下,苏徽的存在对她的人生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她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不同,她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她的自毁,更像是一种冷酷的牺牲,为了认定好的道路,不择手段,为此葬送自己也在所不惜。

想明白这点之后的苏徽一跃而起,不顾伤痛窜出了房门往外狂奔,从泰陵卫的口中他得知,李世安的车驾已临近泰陵,女皇正在做迎接李世安的最后准备。

苏徽朝着嘉禾所在的方向狂奔,在他身后,不明所以的军部人员紧紧追来。

李世安在去往泰陵的路上没有骑马,而是选择了乘车,且并未披甲,而是一身素服。

他来泰陵,当真是来拜祭故人的,不但老老实实的做足了准备,带上了香烛、之前和周循礼生前所爱之物一同上路,还在前往泰陵的一路上都沉默不语,认认真真的怀念着过去的友情。

开国的君王和乱国的逆臣之间存在友情么?无疑是存在的,如果不是那份友情维系,李世安也不会追随周循礼开疆拓土。

李世安比周循礼年长了七八岁,武艺和作战的水平其实要比他更好,之所以肯俯首低头,不过是因为周循礼比他更会聚拢人心。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的被他折服,将他视作夜空最熠熠生辉的北辰,愿追随他身后——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李世安。

戎马倥偬,与周循礼并肩作战的那十多年如同幻梦,却是最美最好的幻梦。所以即便是为了那段纯澈而又激扬的岁月,他也必须要来这里看望一下逝去的故人。

当然,拜祭是真,和谈却不一定是真。

他身后并没有大批军队追随,看似是诚意满满的前来和谈,实际上他的兵马早就悄悄的绕到了泰陵后方,只等时机一到便要发动突袭。

在故人坟前杀死故人的女儿,这的确很过分。李世安自己都嫌恶自己,所以他做好了在周循礼坟头忏悔痛哭的准备,他一定会诚心诚意的跪倒认错,至于周循礼九泉之下会不会原谅他……无所谓了,有本事他来找他好了。

唉声叹息追忆了一路的故人,在追忆的同时默默规划着一会的进攻路线。李世安在周循礼葬身的山脚下抬头眺望远方,忽然看见一道刺目的强光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