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隔着蛛网铁网,鹿辞几乎寻不到那米粒似的蛊虫下落,只见那几只野猴在坑中灵活蹦跃,显得生机勃勃。

然而片刻之后,其中一只野猴忽然翻倒在地,浑身剧烈抽搐了起来,汩汩鲜血自眼、鼻、口中流出,继而身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凹瘪,转眼间便血肉化尽,只余一架白骨和周身猴毛!

鹿辞悚然瞠目,胸口忍不住剧烈起伏了起来,十年前一张张同门师兄弟垂死的面容在他脑中闪电般掠过,那些皱软瘪下的躯体和七窍流血的面颊如鬼魅般扼住了他的咽喉,令他呼吸霎时阻滞,心跳狂乱不已。

直至此刻他才终于明白弥桑妖月为何那般急着带他回来,又是究竟要让他“看”什么。

——眼前这般景象,竟是和当年秘境“瘟疫”别无二致!

弥桑妖月见他神情已知自己所料未错,却还是向他确认道:“你说的瘟疫,是否就是这般行状?”

鹿辞深吸了口气强自平定心神,答道:“是如此,但……并没有这么快。”

当年秘境弟子从染病倒下七窍流血到腐肉化尽至少也有好几日,并不似今日看见的这般迅猛。

弥桑妖月未言,低头看向坑中其余几只野猴,面色凝重道:“剩下的这几只会在明日开始七窍流血,继而血肉腐化,数日之后,会变得与第一只一样只剩毛发白骨。”

如此便与当年“瘟疫”症状完全吻合了。

鹿辞错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弥桑妖月低头看向手中金炉,像是在思考些什么,许久后才终于笃定道:“我怀疑你所说的那场瘟疫根本就不是瘟疫,而是蛊患。它的源头……可能就是这只蛊。”

所谓蛊,是将蛇、蝎、蜈蚣、蟾蜍等数种毒物置于坛中,使其争斗互食,最终仅剩一只时便算养成。

一般来说,坛中放入的毒物越多,养成所需的时间越长,最终蛊物的威力也就越大。但碍于毒物难寻,上好的纯种毒物更是凤毛麟角,故大多养蛊之法都是以三种、七种或是十二种毒物入坛。

西南养蛊之家众多,而家家几乎都有个不成文的习俗,那便是在孩子出生之时养下一坛新蛊,就如同其他地域会为初生女儿埋下一坛女儿酒般,待其长大后开坛滴血,令蛊物认其为主。

弥桑一族作为养蛊之家的领头人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他们当年为这一代独女弥桑妖月备下的乃是一坛举世无双的千虫蛊——以千种毒物入金坛相啖,耗时十八年养成。

在蛊坛开启之前,没有人知道留到最后的会是何种毒物,更没人知道养成的会是何蛊,但所有人都明白,能在千种顶尖毒物中厮杀至最后的一只蛊虫,其威力必然不容小觑。

十五年前,弥桑妖月年满十八,从藏灵秘境离洲回到了西南谷地。

随着她的归来,那封存十八年的千虫蛊坛也终于迎来了开坛之日。

那一日,在家人簇拥之下,弥桑妖月刺破手指挤出血滴做好令蛊物认主的准备,而后小心翼翼地揭开了独属于她的那只金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