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穿插的,皆有撑着青布伞的小贩,卖干脯,瓜果,炙肉等物。
奔波这般久,难得再见这些吃食,她颇有两泪纵横的念头。
实在控制不住着绿鞘每一样都买了些,绿鞘一时又要捧着那些,又要扶着崔蓁,倒显得手忙脚乱。
唯独崔蓁手里只有一枝红山茶,倒是自得松闲。
“姑娘,我放才听说,城里西北那处的山茶开得很好,方才我还瞧见许多郎君小娘子往那处去了,要不我们也去看看?”绿鞘提议道。
崔蓁拿了块干脯塞进嘴里,她难得今日性子有闲,便点头应允。
因她撑着竹杖,便比之别人要慢上许多,只得一步一挪由着绿鞘带着前进。
转了几个角,竟渐渐静寂下来。
四周屋舍也似都无人居住,砖缝间多了些杂乱生长的野草,有些甚至蔓了整个屋舍。
偶难得路过的几个路人,只是低着头匆匆前进。
二人便停下来。
崔蓁缓缓转过头:“你确定,这里真的可以看山茶?连人我都没看到。”
绿鞘面露难色,四下扫了一眼:“是不是,咱们走错路了?”
有风至,勾起二人衣角。
春日虽气温回暖,可在这阴蔽处,还是能觉冷意缠身。
崔蓁打了个寒颤,不禁觉得手心也有些冷。
“姑娘且在此处坐会,我去找人问问。”绿鞘看了眼崔蓁的腿,她又见着旁边有一石凳,虽看着破败,但多少也可以勉强坐下。
崔蓁靠着右腿行了这么多路,实在也有些乏了,便一点头。
她坐在石凳目送绿鞘远去,便捧着方才买的那些吃食,有一搭没一搭得朝嘴里塞着东西。
黎城亭台楼榭都不高,便不如在临邑能瞧见远处宫殿的檐角,倒是一览无余能望见远处的斜阳日落。
可从这角望去,本该是暖黄的太阳倒觉得生了几分阴冷气,而这厢更似被遗忘的一隅。
冷风从空无的街巷间幽幽而过,崔蓁拢了拢衣衫,目下移至四周。
左侧转角有一矮门,从里伸出些枝蔓,垂在破落的粉墙上,像伸张出来的长爪,只觉有些渗人。
看着大抵是哪户破落大户人家的后院。
矮门前街尽是青苔,连铺首和门环处都为铜绿,哪哪都似有荒凉之感。
崔蓁看着,只觉得凄婉又渗冷,无端生出一股悠怨来。
她打了个冷颤,正准备移开视线。
可眼睛急急一剔,她瞧见那墙的转角处竟冒着一个人头。
她竟没意识到那人究竟看了她有多久。
她惊得慌而站了起来,一把抓过竹杖指着那处;“什么人!出来!”
破宅,寒风,空巷,突然出来一个人。
实在太像鬼故事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