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猜不透,就不猜了。”范阔并未回答,悠悠朝着草庐里走去,“咱们也整理整理,该走咯。”

“哎,先生,先生你别卖关子,你倒是说啊。”十色小步追着范阔的大步。

一大一小消失在草庐里。

南山又寂静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远近深浅,风雨明晦,四时朝暮之所不同。

出自北宋郭熙《临泉高致》

山势比作君臣论理。

这一观点也来自郭熙《临泉高致》,以山水的布局来象征宗法社会的等级秩序。

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田子方》

成教化,助人伦。

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文中的观点都是根据剧情需要的引用,作者君没有任何评价贬低的意思!!(卑微)

☆、为难

春色葳蕤,春雾尽散。

明朝大抵又是个好天气。

崔蓁这几日都待在马车里,她虽有些晕车,但却强撑着面子不愿扯开车巾。

她知道沈徵就在她身侧。

自离开南山后,沈徵便与她同行。

她坐马车,他骑马。

他倒也不与她搭话,只是默默跟在她马车旁。

崔蓁捏了捏自己衣带,这山路颠簸,晃得她实在想吐。

“姑娘?要不要停一会透透气?”绿鞘在一侧小心翼翼建议,“我去与沈郎君说一声。”

绿鞘说毕就要拉开车巾。

崔蓁一把拉住了她:“别···别去。”

“为何?”绿鞘不解,“姑娘之前一直念叨着沈郎君未曾相送,如今好不容易遇上了,姑娘为何这般生分了?”

绿鞘这小丫头哪哪都好,唯独说话直接,问问题更是毫不顾及转弯,直接发问。

“让你别去就别去。”崔蓁一把拉住她,急急补充道,“不是快到邸店了?不要麻烦人家了。”

“好吧。”绿鞘颇为不情愿,但还是坐了回来。

“你且说说,你们进了磁州后又怎么了?”

“我们进磁州后,恩和将所抓住的流匪直接带进了官衙,那官老爷听闻来的人是沈郎君的侍从,便立刻着人在南山岭寻人,南山太大了,我们寻了许久才寻到了你们。”绿鞘埋怨道,“那王七郎真没良心,当初没有拉住姑娘就算了,二姑娘哭哭啼啼说了几句,便直接启程离开了磁州,都不顾姑娘你有没有找到。”

“走了更好,看得心烦。”崔蓁并无多心绪,她倒觉得终于能摆脱那些讨厌的人,实在是舒爽愉快。

唯独···

她暗暗咬了咬下唇。

自那日阿徵说的话,好几日都振聋发聩地在她耳畔响起。

若说之前避着他只是因为自己诡异的梦境,害怕自己有了不该有的心思而耽误了他。

如今知晓他的心意后,她便更无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