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多时候她都习惯背靠漆木柱子,闲散着性子讲着些家长里短。

直至掌灯,关了后门,崔蓁才会与崔府的诸多仆人们都一起散去。

从后门的小院再往前几进,绕过折角处,为扛冬日严寒,前几日崔成着人修了檐廊前头的几处松散处,此时也落了工。

再往前过亭子水榭,便是崔成与大娘子的院子玉楮堂,此时侍从们陆续从主屋里退了出来。

屋里点了几盏油灯,寒风跟地紧,便早早阖了门窗。

崔成靠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书,身子往油灯处靠近,大抵是想看的更分明些。

一旁的秦氏倒了杯茶水,轻轻推了过去,神情小心地开口问:“官人,有一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崔成翻了一页,低着头道:“说。”

“是这样的,咱们苒儿等过了年,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官人可有什么主意?”秦氏凑近身,声音里还夹着柔婉,是商量的语气。

崔成手上书页本意翻过,但却又翻了回去。

他抬起头来:“苒儿倒也的确到了年纪了。”

秦氏听闻,面色一喜。

她拂了拂耳畔的钗环,发髻上这枝石榴金簪镂空打磨细致,就着光色泛着毫不遮掩的光泽。

如今这石榴簪是城里最时兴的样式,是根据崔成的海棠图所来的纹样,她今日特意将其簪在鬓发间。

“官人自说得是,我想着,咱们定当早早考虑起来,不然临邑城好的小郎君们都可要被抢光了。”

“我心中自有些打算。”崔成把书放到案面上,他却没有抬头看秦氏一眼,只盯着一角案面出神。

“官人可有人选?”秦氏手一顿,缓缓放下收回了袖子里,语气不急不缓。

“我瞧着,孙家五郎就不错。”崔成抿了口茶。

秦氏却眉头一皱:“哪个孙家五郎?”

“难道是····”秦氏急急出声,“他父亲不过是个六品小官,孙家又非世代簪缨,他家的儿郎,如何配得上我家的女儿。”

崔成将茶盏一推,面色微变:“若要说官职,我也不过是一个礼部员外郎,还没到五品呢,倒也不知是谁配不上谁。”

秦氏见崔成面色有异,声音便低婉了下来:“我也不过是急了,只是实在是心疼苒儿,最起码····”

秦氏低了声:“官人,苒儿自幼便被人拐走,多年不在你我身边,如今好不容易寻了回来,自当要找一个最好的人家,何况,本与苒儿定婚约的是王家七郎···”

秦氏随后又接上:“我并不是说如今许了蓁丫头过去便是不好了,只是咱们苒儿寻的夫婿,自是不能比王家差的。”

“官人,我妇人家不懂什么,只期盼女儿这辈子能有个好的归宿,便是最大的期望了。”

秦氏说着声线逐而梗塞,微微抬手拿帕子拭了拭泪。

崔成见此,也叹了口气:“我知晓你的心意,我又何尝不是这般想的呢。”

秦氏神色稍稍一变,又抬头问道:“对了官人,我前几日听苒儿说,官家还赏了她看画呢,可有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