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喝的。”她对着青夕肯定点点头。
“阿徵,我方才还以为,你今日和哪家姑娘一起去逛花灯了,没想竟是和子生在一块,大好的节日,真是有些浪费。”崔蓁见青夕也饮啜一口,露出满意的神色。
“其实吧,我瞧着那安宁郡主生得也不错,要不,你考虑考虑?”她胳膊推了推沈徵。
“郡主她····”沈徵忽而有些急切,连带着耳根子都红起来,“郡主她……我……我是东戎人。”
他声音比往日急切,往日虽说话也有结巴的时候,可今日却分明要更外显情绪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两个小朋友们都在互相很有好感的阶段,但都还不明白这就是喜欢的感觉,特别提名小崔同学,固执认为自己就是朋友间的喜欢!
老母亲沧桑点烟叹气。
☆、巴掌
“东戎人怎么了?”崔蓁不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啊。”
“何为五十六?”一侧子生也询问。
“不重要不重要,”崔蓁摆摆手,“阿徵你总是要成亲的,不过,我想若等你回草原了,再选个中意的姑娘也是好的。”
“我···”沈徵又想说什么,声线忽而低落起来,“我大抵,是回不去的。”
他神色默了默,连带着整个人都似哀落下来。
“阿徵你胡说什么呢,你既然能来这里,当然也是能回去的。”崔蓁见少年陷入失落,也不自知地跟着他哀伤起来。
但她却不能过于表露出哀愁,反故意扬了声调宽慰。
“对。”一侧夏椿虽不说话,也斩钉截铁地跟着崔蓁点了点头。
少年勾了勾唇,有些自嘲道:“我回不回去,左右都是一样的。”
星光被云遮蔽,只剩漫无的空色。
崔蓁陷在喉咙里话方想再说出口,但很快失了启唇的机会。
“让让,让让,让让。”遥遥声色喧嚷淹没了少女的言语,但少年眼疾手快地把少女稍稍一拉,转身避开了那些冰冷盔甲。
“怎么了?”
“怎么回事?”
“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当兵的?”
本还沉浸于风花雪月中的诸人皆四下惊慌,探头询问。
“这些巡警是做什么?怎么还出动了这么多人?”
“说是有匪徒劫持了某家姑娘,朝着大相国寺那里去了。”有人小声回。
“咱们临邑可是皇都,天子脚下,怎会有匪徒这么猖狂?”
“谁说不是呢,前几日我就听我隔壁那当巡尉的老头说,据说这些匪徒分了好几波,分批进城,专挑官宦人家的姑娘下手,劫走一日第二日又给你送回来,听说已经有好几户大官家姑娘都丢过。”这人说话面露小心,特意压低了声。
“什么?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