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那太监连忙抱着盒子,恭敬道:“是,奴才一定带到。”

盒子里面放着的,自然是一封封可作为证据的信件。

纵使何星洲有心理准备,看到里面的内容也是勃然大怒:“这些蠹虫!竟然依托边贸,将武器和粮食暗中输送到漠北,如此行为,如何对得起边境死去的将士!与卖国有何差异!”

方正心和他从来不避讳,自然而然拿起信件查看,也是十分愤慨:“国破而家亡,国将不国,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哼,那些人明白得很,自古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他们一门心思盯着利益,才不管皇位上坐着的是什么人。”

简单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氏族们为着自个的家族打算,见他这里寻求不了突破,自然要另辟蹊径,把目光放在大漠之上。

至于国家百姓?那不过是他们平时为了彰显自身道德而喊出的口号,利字当头,哪还顾得上别的。

何星洲忙了大半夜,将所有和漠北有联系,私自输送铁器的官员都整理成册,有些官员也很鸡贼,自家不从商,而是将产业挂在旁系乃至妻子身上,作为私产存在。

真东窗事发,他们也不过被牵连,处罚也会轻些。

然而何星洲并不打算轻轻放过,一律以叛国论论处,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家族中任何人都逃不过。

那些人想要明哲保身,他必不会让他们如愿。

第二天的早朝上,当何星洲宣布对越白安的任命,果然引起了剧烈的反对。

要知道,阅书局那种地方,平时看着不显,确实掌管天下读书人喉舌的重要部门,非科举一甲不得入,如今不光由陛下钦点一“门外汉”进来,还是一名女子。

这岂不是在天下读书人脸上狠狠抽了一个大耳刮子,平白惹人非议吗?

一时间,不光是翰林院的官员,御史们也群情激奋,撸着袖子,引经据典,口沫飞溅。

激动之下,他们脸部通红,大有陛下要是不收回成命,就撞死在朝堂之上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