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走到门口,何星洲打开门,把人直接抱了进去,“这好办,改明儿你和我去打结婚证明。嫁给我之后,你不再是知青,而是军人家属,他们不就管不到你了?”
第43章 年代文里开超市(14)
对于结婚这种事,方正心虽然羞愤,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国家距离摆脱浩劫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管他怎么想,早晚都得把结婚证明办下来。
两人的执行力都相当不错,事情确定下来,何星洲马不停蹄去部队打了报告,听说他结婚还不需要请假,家属就住在附近的村里,上面的人那是十分乐意,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审批,相关资料和证明都发了下来。
结婚证要去公社那边办理,何家早派人在那边打好了招呼,保证他们能第一个领上证。
这个年代虽说反对迷信,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办事喜欢图吉利,抢头一个,索性也无关大雅,何星洲也就放任那些人去办了。
说起来,何家的这种老式传统家族却是十分奇葩,儿女婚事全靠他们自由选择,实在过不下去了也会立刻安排离婚。方正心的身份他家早就知晓,对于他结婚的事竟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只说为他在京市置办了婚房,装修一新,就等着小俩口住进去。
这是何家嫡系子弟结婚的旧例,何星洲是长子,本身又足够优秀,能为家族争得荣誉,受到家里长辈看重,分到的房子,不管位置和面积都是最好的。
公社在镇上,距离小山村有不远的距离,想着快要过年了,何星洲干脆找了两天的空闲时间,带方正心到城里住上几天,顺便把证明给办下来。
冬日里的娱乐项目很少,方正心早就闲得发慌,一听要进城,也来了兴趣,当天晚上还没睡好,第二天在车里睡了一路,迷迷糊糊进了城。
不知谁说了一声“到了。”让他从睡梦中惊醒,下了车,才发现车辆直接停在公社前的场地上。
七十年代的小城并不发达,随处可见两层水泥小楼,最高的大楼是百货商场,也不过四层楼高,比新社会有些农村还远远不如。
方正心看了一会,就失去了去闲逛的兴趣,老老实实跟在何星洲后面进了公社办事处,填了登记表之后,被人带到了一处挂着主席画像的房间,对着画像宣誓。
两人举着手,对着画像喊了几遍“共建革命事业”之类的语录,各自在文件上签了字,工作人员效率极快地帮他们把结婚证发了下来。
把奖状一样的单面红纸拿在手里,方正心大感惊奇,红纸上端是党徽党章,背面是主席语录,各种体现爱国和“红色”的元素散布在周围,充满着时代特色。
因为是军婚,他们比寻常人结婚还要多一些流程,方正心的资料需要录入到何星洲的军部档案中,又填了一些东西,花了一段时间的等待,所有的事情才算是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