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有些不高兴,要是知青点全都签字,那他之前吹嘘和村里人交好岂不都是假象?以后还怎么叫他把分粮食的权力攥在手里?
不过形势要紧,想到饿肚子的感觉,他还是同意了这个条件,转头回知青点了。
大门在他身后关上,里面婶子闲言碎语清晰传了出来:
“哟,还是你们家大方,四十斤粮食,勒紧点也够吃一个月了。”
牛婶子就是一叹:“没办法,我家老牛就是死脑筋,心疼那些娃娃。”
“其实也不要紧,你们帮方知青换东西,他那头肯定有表示,也亏不了多少。”
说到方知青,婶子们顿时有说不完的话,她们如今能戴上手套,再也不生冻疮,还能换来这么多实惠的好货,可都要多亏了那位,自然交口称赞。
“对,方知青是个大方的,还勤快,这同样都是知青,咋就这么大的差别?”
“人方知青嫁的是营长,那觉悟是第一个,我看知青点那些没一个肯吃苦的。”
刘泉在门口站了一会,把她们的话听进了心里,眼里闪过一丝不甘,朝着村里正北方狠狠瞪了一眼,这才转头回了知青点。
而人们口中的方正心,此刻正在家里包饺子,北方的冬天,饭桌上少了什么都不能少了饺子,就算再穷的家里,等到过年,也会寻摸点白面回来,包上一碗饺子。
他调了不少馅儿,猪肉大葱、猪肉野菜、韭菜鸡蛋寻常的也就算了,他还从超市里买了不少海货,弄了一堆三鲜馅的饺子,然后把一缸面粉全和成面,手上不停包着,包好了就放在外面冻着。
从下午一直忙到晚上,院子上多了好几个架子,架子上整齐叠放着直径一米的大屉子,每个屉子上摆满了圆圆胖胖的饺子,在物资缺乏的年代,看着霎是壮观,让人恨不得端了一屉带走。
等何星洲回来的时候,差点没地方给他走进来,面对着饺子山,有些头疼。
他倒是不在意东西,就是心疼方正心的手,这么多饺子,就是一家人上场都够呛,也不知道他忙了多久。
走到厨房,那人还在灯下忙着,何星洲走了过去,帮他擦了擦额前的汗,“我来吧,你也累了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