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旁边一年轻男子插道:“我方才挤到前面,那店门口立着皇上题字的石碑,乃是金口玉言下的命令,免费为百姓诊脉写方呢。”

大娘也说:“肯定是真的,不然谁敢给铺子起名为皇家医馆。我方才听说坐堂的都是有名的医官,奉旨来给我们穷人看病,今天来得就是有名的太医令王大人哩!”

张仲景又问:“大娘,那左边拿着碗的众人是做什么?”

“是医馆在给吃不饱的穷人施粥呢。”大娘吩咐说:“书生,看你打扮也不缺衣食,可莫要去和穷人争抢。”

张仲景连忙点头称是。

大娘主动说:“那右边,乃是招学徒做事,负责打扫、施粥等伙计。不过只要成为了学徒,日常偷偷习得些许医术,便能衣食无忧。更有甚者,若是入了太医令的青眼,成为了正式的徒弟,日后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大家都在抢着做呢。”

自从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农工商”的四民之序初步建立,虽然医者在民间仍然受到尊敬,但位属于工阶层的医者地位一直都不高。

这个年代,医术都是代代相传的。普通的平民想要学医很难,大部分医术传承都是家学,不轻易传与外人,且收徒的条件苛刻,学徒偷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这些家学渊源的,如果子弟优秀,大多选择“学而优则仕”,寻得门道被推举为孝廉做官,追寻仕途的成功。所以当时,优秀的医者并不多。

这家皇家医馆贴出来了告示,医官将从学徒里面择优收徒百名,优秀的徒弟将被推荐成为下一代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