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人们最常穿的是一种曲裾深衣,这种服装领口很低、一般露出里面的领子。这种深衣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虽然几重衣看起来挺正经华贵的,但穿起来和行走都挺不方便。
刘协说了大体草图,宫中裁缝队几天就给做了出来,也按照刘协的要求把长可曳地的袍子给裁剪到了膝盖。左右也不是什么超出时代的设计,这难度并不大。
这新做的裤子有纽扣卡在腰上,不需要繁琐的系带,裤子做的比较贴身,脚腕处可以用扣在再扣一圈,裤脚就收紧了,也方便套在靴子里。刘协倒是想把外袍做得更短一些,比如到腰际就好了,但裁到膝盖已经有礼仪官在旁边疯狂谏言,只得缓了这个想法。
以前的刘协虽然不精通骑射,但基础工夫也算是扎实。刘协这些天一心跟着吕布学习,双手磨出血泡也没喊过一声累,倒是令吕布刮目相看。
初时吕布教刘协并不上心,教怕吃苦又身娇体弱的天子,大概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了,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还得顾忌皇家尊严。谁料得到,天子身娇体弱是真的,但竟一点都不怕痛、不怕苦。要知道东汉中后期的这几代天子,生长于宦官和妇人之手,武技都极差,能骑个马就不错了。
刘协也不是不怕疼,只是可能是来到这个世界才几个月,这具身体和外来的灵魂磨合得不是很完美,刘协对身体的某些感知并不太敏感,对常人来说的痛苦不堪对他而言只是挠痒痒。
吕布自小在边塞长大,最是看不起一点小事就哭哭啼啼的弱质之人,铁血铮铮的汉子才能赢得尊敬。很快就用心带着刘协学习起来,教导起来也不因为刘协的尊贵身份而留余地。这也使得刘协经常带着一身伤回未央宫。
几番下来,众人看吕布的眼神都很奇怪。尤其是文臣们的眼神,都带了刀子。
吕布自从杀了丁原投奔董卓以来这愤恨的眼神见得多了去了,不管不顾,依旧我行我素。
刘协也不甚在意,老臣皇甫嵩几次欲言又止他也没有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