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杜尚书带着几个儿子也出去谋生路了,杜尚书好歹还有点种田的底子,去秦斌的果园里找了个给果树浇水的活儿,虽然累了些,但好歹能挣到一份工钱,他那俩儿子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提笔写字可以,让他们挑水,那难于上青天,不过这俩人脑子活泛,去找了记账的活儿,虽说一开始不习惯玉京这边的‘简明记账法’,但胜在脑子不错,学了两天之后就学明白了,一家人齐齐上阵,每天赚到的元币不仅够一家人吃喝用度,还能攒上一些。

瞅着桌上的肉食渐渐多了,米粮也不再稀缺,顿顿都能吃上干饭了,杜尚书一家这才适应下来。

杜尚书感慨道:“若是当初听了那张怀远的建议,出了京城之后就直奔玉京而来,带着的钱财都在,还能从京城买几个奴才使,我们也可以开个商铺,日子哪用得着愁啊。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卖……”

有一些早就逃来的京官儿在坊间遇到了杜尚书一家,有些人是沾过杜尚书光的,摸着良心给杜尚书送来了些许元币,还请杜尚书去酒肆中喝了点酒,互相倒了倒苦水,最后,给杜尚书指了一条明路。

那京官儿说,“长公主虽然心中有气,但她大气明理,老尚书且放宽心,等着便是。我们几人当初刚来的时候,长公主也没搭理,只是让我们自己觅活计,等我们靠自己的能耐安生下来之后,适逢有中原的百姓流亡过来安家,需要有人手帮忙,长公主就考虑到了我们,如今我们跟着那岳文姑娘,就如同在京城当官儿一样,把分配下来的事情尽力做好,一人干活,一家老小都不愁吃穿。老尚书且再等等,长公主选贤唯能,纵使当初老尚书因为顾及祖制而拦了长公主的路,可又不是仅有老尚书一人拦了,主要还是元宗帝不答应,长公主心里明镜儿似得,不会乱迁怒的。”

杜尚书抿着那口酒,就如同抿了一口黄莲水。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架不住他当初拦李泽天的路拦的最凶最用力啊,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他就坚定不移的拥护祖制了,怕是李泽天心头的气一时半会儿消不掉。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杜尚书就挺有自知之明的。

他没脸去找李泽天,只能在家安心得等,等了将近两月之后,他都快怀疑妙玉是不是压根就没同李泽天说他来了玉京,就在这个时候,妙玉又来了。

“杜大人,主上说如今的玉京粮食、矿产等多富余,需要找人来专门打理,不知道杜大人愿不愿意?”

杜尚书腾的一下站直了身子,“愿意!愿意!老臣愿意!”

……

杜尚书走马上任,妙玉有些不解,问李泽天,“主上,那杜尚书当初都把事情做得那般绝了,你还管他作甚?让他们有地方落脚、有粮食果腹,那不就行了吗?”

李泽天笑妙玉格局太小,适逢李泽闵也在,她就费口舌多点拨了几句,“如今玉京缺人来管这些事儿,那杜尚书就是最适合的人。若是能找到能力与他相仿的人,我自然不用他,可如今找不到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的,我为什么不用他?若是不用他,我需要费多少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