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灵起 21 太平(3)

“其实你这个问题很好,那我们就抛开一些东西,我和你讲一讲我的想法。”

“如今是什么世道,周天子分封诸侯,各国诸侯称雄,各国之间连年征战,流离之民应该不在少数,加上土地都被王侯士大夫统治,横征暴敛,百姓与贵族之间的差距,扶苏有想过吗?”

“秦王欲破六国,统一华夏,这是霸主之资。所以秦王以王霸之行,统一六国,战乱波及六国之民,六国之民有怨气,实属正常。”

“破而后立,这等气魄,战国七雄中,只有秦国当属,所以我认为如今的秦王,敢有战六国的魄力,不惧六国之民的怨恨,可称当世雄主。”

“但是真正破而后立,统一华夏之后,治民治世,该如何?继续王霸之制?还是王制中的仁民之制?那就是守成之君该考量了。”

“公子扶苏,你父王不惧天下民怨,欲统一华夏,你可有为天下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的决心吗?”

“如今秦王行径,虽被六国之民称其暴秦,但仍不灭统一华夏的野望,公子,若华夏统一,你能让天下百姓,真正的太平吗?”

沈醉拍了拍脸色苍白的扶苏肩膀,轻声道:“秦王若能统一六国,以后定是功载千秋。不过我更希望秦王百年之后,你能守住这份华夏统一,并且让今后的百姓,能活在太平盛世,这也是我荀氏门生,所期待的世道。扶苏,创业难,守业更难,如果真有统一那一天,我希望你能想起我教过于你的王制,造福于民。”

扶苏苍白的脸上,激起一阵红晕,对沈醉大声道:“若有那一天,扶苏定不辜负先生所望!”

沈醉欣慰地点了点头,心里却暗爽,听到了吗听到了吗,知道你用伪身之术藏在附近,但我能感觉得到,你一定要把我刚才的话带给秦王啊!千古一帝的彩虹屁,我可是用尽自己的表演,尽力拍了。

不过看着一脸期许之色的扶苏,沈醉心中又生出惋惜。历史上的扶苏,被赵高李斯矫诏逼得自尽,葬于上郡,秦二世而亡,天下大乱。

这便是当初沈醉不想离开稷下学宫,到了李斯府上也深入简出的原因,他明白历史的进程,如果历史上的名人产生情感上的羁绊,以自己那别扭的性子,很难做到坐视不理,这样很有可能就会影响到灵界。

所以先生让老顾转告自己,不用顾虑太多,做这个时代的人,在这个灵界当作一世来过。

突然,沈醉感觉有什么东西落到了自己头上和肩膀上,抬头一看,下雪了啊。

刚到咸阳时才入秋,如今都过去快半年了,那胖子不知有没离开咸阳,得找个机会出宫一趟,先生说洛水那边有河图洛书的遗址,让老顾告知与我必有深意。

远处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往扶苏的宫中跑来,大声喊道:“扶苏哥哥!扶苏哥哥!下雪了!我们出去玩雪球!”

小女孩跑到扶苏面前停下,脸上泛着两朵红晕,煞是可爱。

扶苏拍了拍小女孩粘在头上和肩膀上的雪花,笑道:“阴嫚,先生正在与我讲学,我等会再找你玩。”

沈醉行礼道:“阳滋公主,微的家乡很少能看见雪,公主能否带上微一起在雪中玩耍?”

说完,沈醉向扶苏眨了眨眼。小阴嫚开心地上蹦下跳,连忙拉着扶苏和沈醉的衣袖往外走。扶苏有些无奈,先生这是打算偷懒吗?

庭园外,一大两小的身影在追逐打闹,雪球飞扬,满是嬉笑声。少年孩童时,应该欢声笑语,应该无忧无虑,至于长大之后会发生什么,那是以后的事,活在当下便好。

“哦?沈醉真那么说?”秦王宫殿内,黑衣老者向嬴政叙述了沈醉对扶苏说的话。

黑衣老者啧啧道:“沈小子估计感觉到了我就在附近,呵呵呵,故意说于我听也不一定。”

秦王沉默片刻,淡淡地道:“相里先生,你觉得沈醉此人如何?”

沈醉在宫中教学的两个月,黑衣老者一直在暗中监视。如今秦国正在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六国之中存在不少能人异士想要行刺秦王,沈醉那日在大殿之内的作为,已经说明他对秦国并无恶意,但是秦墨历来担任秦国王室暗卫,沈醉既然成为了扶苏的老师,进出于宫中,老者便要担任起护卫之责。

“沈小子有些令人看不透,平日教导的都是儒学,但观其言行,又有些道家做派,行事坦荡洒脱,对公子讲述的王道之说,有些‘内圣外王’的意思,倒是有隐士之风。”黑衣老者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嬴政轻声道:“确实是个奇人。”

黑衣老者啧啧笑道:“不过他和公子的相处方式,却着实有趣,更像是相互信任的朋友。”

嬴政微笑道:“这样很好。”

此时,大殿外的士兵传报:“禀大王,昌平君在宫外求见。”

嬴政神色不悦,大声道:“不见!”

黑衣老者啧啧笑道:“昌平君虽自幼生长在秦国,如今又贵为相国,但毕竟还是楚国王室宗族,反对大王伐楚,情理之中。”

嬴政冷冷地道:“跳梁小丑。”

眼看就要到年关了,沈醉觉得自己已经把该教的都教给了扶苏,准备向秦王请辞,年后离开秦国继续游学,就是不知道那个腹黑的秦王允肯。不到万不得已,沈醉真不想逃跑一样离开秦国,能好好告个别,不香吗?

这日还是蒙恬过来接沈醉入宫,到了内宫门口,沈醉居然发现子通那胖子穿着秦国的官服在宫门口候着。

子通看到沈醉,也是兴奋,跑到沈醉跟前道:“子醉,李廷尉说你到宫中做王子的老师了,没想到真是!”

沈醉笑着打量着子通,笑道:“也就是王子伴读,这些时日不见,怎么都做官了?”

子通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秦王广招四方贤士,李廷尉向秦王举荐了我,如今我被召为待诏博士,在内务府整理和收集宫中书籍。”

沈醉拍了拍子通的肩膀,突然想到什么,正身行礼道:“那以后就该叫你叔孙大人了。”

子通推了沈醉一下,尴尬道:“嘛呢?笑话我是吧?”

沈醉笑道:“子通,秦国是个不错的地方,好好干,会做出一番成就的。”

子通问道:“那你呢?也会一直待在秦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