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早朝时,皇帝发了好大一顿脾气,把岭南王骂了一通,虽然岭南王根本不在场,但曾经在岭南当过县令的人就遭了殃,还有负责管理运河,负责贡品采买的内务府等等。只要能想到的相关人员,都挨了批。

皇帝一顿骂后,满场寂寂,无人敢应。

然而这时候,做为吏部红人的侍中王司涵,竟然顶着满堂“龙”卷凤,站了出来,请皇帝下旨平岭南之乱。

皇帝一听就头大,似乎近几年动不动就“平乱”,这话题实在糟心得很。

王司涵不待皇帝拱火,说起了卫四洲所带的西州军,救护百姓,帮助乡绅驱除贼匪,维护一方安宁,还抢救下了两艘贡船,船上装的都是南方进贡来的、皇帝和妃子们都很喜欢吃的荔枝,皇帝的神色迅速缓和了下来。

这个算是在一众烦心事儿里,唯一的“好消息”了。

如此,皇帝心气平顺不少,便想着干脆让这个西州军去平乱好了。但话没说出来,早已经嗅到这股子气息的人就沉默不下去了,开始为了派哪个去平乱,开启了新一轮的朝堂争霸,哦不,口舌之争。

卢贵妃一派当然不愿派害死自家人的家伙,再去占这个大功,全力反对之。

于是韩家的门生便推举归德郎将韩翊,再到东原城负责城池安全,暂代城守之职,等到吏部挑选出合适的县令接替其任务。

卢贵妃一派一听,当然更不愿意了。卢家和韩、王两家并没什么仇怨,但在朝廷上的利益、立场都有分歧,当然不会助涨韩家趁机又掌握更多兵权。

对此,皇帝倒是顺应了卢家的意思,因为皇帝忌惮韩、王两家势力许久,并不想事事都重用这两家的人,但也不会过度打压之。

韩、王两家都是江南最大的世家门阀,有他们坐阵江南一带,才能保证皇家继续享受舒服安逸的生活。且大魏立国百年来,韩、王两家都是出了名的清廉纯臣,对皇位都是不屑的,完全不用担心夺储这事儿。只是权利不能给得太大,否则就像皇帝老子还没死似的要管东管西,□□式家长制度也挺恼火的,皇帝不想失去太多自由啊!

既然韩家不带兵,又有人提出还是让西州兵顶缸,可以派一个朝廷代表去监军。无疑,这个代表的最好人选非郭怀德莫属,他曾是西州兵的老上级,那些士兵一定会听他的话,他也更能为皇帝办好这个差使,尽快恢复正常的物资供应通道。

卢贵妃一派早前敲打过郭家,郭家人也算识相,没有站队到韩、王一派,没有反对。

但这时候,皇帝见着两派突然达成一致之后,又对卫四洲其人产生了一些疑虑。没有立即下敕令,便退了朝。

退朝后,郭长怀走在路上,被人一路恭喜得脸都快笑僵了。

内心却已经骂了无数句:mmp。

他在朝堂上一直是个隐形人一般的存在,也很想找找存在感,出出风头啥的。譬如提个什么建议,让皇帝和满朝文武都佩服他的机智啦,再或者站对立场,帮皇帝怼人获得恩赐,让所有家人和高门邻居们眼红一把啥的。

结果,今儿他是高光加身了,背后却坠了个巨大的黑影。这一声声的恭喜道贺,其实是莫大的嘲笑啊喂!

……

下朝后,皇帝坐着软轿慢悠悠走在宫道上。

最受宠的老长侍高庆寻机探问,“圣人,御花园的迎春海棠开了,是否摆驾去瞧瞧?小的让宫人将早膳安置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