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应龙村的奶制品和毛皮生意迅速辅开,取得了不错的口碑;路程近便又安全,他们每隔一日送一次货,利润迅速翻番。到了临近年关时,顾老大亲自算完所有的盈利后,面上终于有了明显的笑容,说可以买下雍西城的一间小店辅,支门做生意了。

他们的据点,终于可以从一个村子,增加到一个城了。

可在这时候,更大的麻烦又蹦出来了。

阿宝说,“本来那辅面都谈好了,我们去付银子拿地契时,对方突然反悔。咱们花了好些功夫,使了不少银子,才打听到是商会在背后做鬼。鬼佬是被我们吃下一半生意量的燕北城胡大胡子,那老家伙想吃下咱们的货转卖高价,却只给咱们六成的价,太卑鄙了。还威胁咱们说,若咱们不同意,商会会合力把咱们赶出雍西城,他们在城守府有亲戚内眷,势力极大。后来,我们想把货运进城,都被城门守将叼难,还被扣了所有的货品……”

韩倾倾听得瞪大眼,同仇敌忾,“太可恶了,怎么可以这样!这就是官商勾结嘛,不能告他们吗?商会权利那么大,都能越过官老爷了?”

三人无语叹气。

韩倾倾见状,体贴地没有再追问,心里却将这一遭牢牢记下了。琢磨着,回头要去图书馆找找资料,看能不能帮大家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阿宝只沉寂了一下,双眼又亮起,“哼,商会算啥,咱四哥一样搞定。”

卫四洲说要考虑时间,回头就打探到了一些消息,到一间茶馆找到了一位元老板。这位元老板比较特别,是雍西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且其发家史与卫四洲眼下有些雷同,都是一介白丁起家。

卫四洲提出愿意分出店辅盈利的两成给元老板,才能保住他们的生意,细水长流,愈积愈多;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大家都是雍西商人,在众多外地豪商的圈子里多一个自己人就是多一份话语权,何乐而不为呢?!元老板欣然同意。

嗯,以上是卫四洲对外宣称的内容,事实上情况哪有这么简单。

元老板听完卫四洲的两个理由,冷笑,“两成利润就想收买我,小子,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我做的是木材生意,与商会里的老板们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凭什么我要为了你,去得罪胡大胡子,做这个黑脸,坏了我在商会中的名声。”

卫四洲想了一想,摒退所有人,掏出一张纸来。

元老板先是看到了那张纸,嗯,没错了,那正是小姑娘买的那个本子纸,懂纸品的小伙伴都知道这种笔记本纸一般都是“纯木浆纸”。元老板一看到那淡黄色的纸张,眼神儿就亮了。

注意啊,元老板是木材商人,常往金陵走货,金陵属于大魏朝的文化之都,那里的文人对纸品的偏好,可谓的是“日耗千斤不足惜”,当下纸品中已经开始有木浆的涉入了。做为生意人,对这类“生产技术”都非常敏感。

韩倾倾兴奋击掌,“呀,四哥,原来之前你问我这个纸是怎么做出来的,是为了给元老板要木浆纸制作配方啊!”

那日她没法跑图书馆,只得去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网查木浆纸的制作方法,从现代工业法查到了最近的古代制法,打印了一份资料给了卫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