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们直接去御花园问卫小四。”

那时候,已经在回京大船上的韩倾倾,并不知道父母已经为自己的亲事急上火了。

“前面停船,我要上岸逛逛。”

“仙,仙女儿,又停船啊!那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到京城?”

韩倾倾一脸任性,“什么时候?你不会算嘛,差不多……立夏吧!”

阿宝的下巴都要掉船板上了,回头肘一把小璃,暗示妹妹帮个腔啥的,再这么托下去,到京城时黄花菜都凉了啊!

小璃手里甩着花刀儿,也是一脸冷淡,“为个郎男急,人间不值得。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阿宝菜色了。

无语望天,“四哥,我已经尽力了啊!”

大船已经走过了西关口,即将进入怒江下游河段,同时还有入京的大运河可走。

前者江宽,船行速度快,距离京城稍远;后者距离近,但人工运河河面窄,通行需得有官府文书,得花时间办理。

韩倾倾兴高采烈地逛大街,了解民俗风情,购买当地特产,玩得不亦乐乎。

午时在说书先生驻扎的大酒楼吃饭,说的全是京城八卦。

众人也没料到,西关口距离京城还有大半路程,这京里的消息已经传到此处了。

“今年春啊,京城可有两件大事儿。”

“一件便是这春闱,新帝登基,急着想选拔一批得用的人才,各地挤破了头地去报名,都想做这天子门生。听说,特允许商人世家一名子弟可入仕。”

众人听到这里,全都兴奋地议论起来。原因无他,历年朝代都是重农抑商的,这自是有历史发展的考虑。新帝甫登基,就搞这个大动作,给了更多底层人士改变命运的机会,极大地提振了庶民的奋斗积极性。

这一举措,放在当前这个时间段,利大于弊。

韩倾倾问,“你们说,这主意,谁给出的?”

阿宝,“这还用说,能想出这鬼点子的,肯定是璨哥。”

小璃盯了哥哥一眼,石头哥也盯了一眼。

阿宝哆嗦了,“难道不是?”

韩倾倾喝茶,不置可否。心里可清楚,这事儿就是卫四洲自己早琢磨着。以前这家伙老爱“逃学”、“跷课”,考试还作弊。真论到自己肉疼的时候,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

呵呵,回头她得好好跟他说道说道,那些人拜拜了他当老师,那她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