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共有三个程家嫡支娶夫郎,也有两位程家的哥儿出嫁,都要在族谱上注明。

程家的历史不算太悠久,族里规矩不多,很快就改好了族谱。

关闭祠堂后大家继续回到老祖宗的院子里,这时候院子里给大家吃饭的桌椅已经搬走了,换成了戏台子和座位。

几位老祖宗坐在最前面,其他人按照家族地位和年龄一一在后面落座,林夏至和程闻柳、程鸾景的位置比较靠后,他们周围也都是年轻人。

等戏班子入场的时间,大家在下面说着闲话。

“你们知不知道今年请的戏班子唱什么戏?”

“不知道,我觉得去年唱的戏一点都不好看,今年可别再是那些人。”

“倒不是人家唱得不好,主要是没什么好看的新戏。”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最近半年,我们这边有一位叫方外公子的写书人,他写了一本《织哥儿》,特别好看。”

“你说的《织哥儿》我好像听人说过,就是我们那边卖得太少了,一直没机会看。”

“我看过《织哥儿》的话本,真的很好看,里面的织哥儿和牛郎想要在一起真不容易,还好牛郎努力读书成为状元得到上天庭的机会,织哥儿不畏强权一直坚持要和牛郎在一起。”

“天庭是什么?”

“天庭就是……”

程鸾景坐在人群中听着大家讨论自己的作品,耳朵尖微红,不好意思站出来说自己就是他们讨论的方外公子。

看过《织哥儿》的人将织哥儿的情节绘声绘色地说给外地过来的族人听。

没看过的人听了之后大为感动,说是回去之前一定要买几本《织哥儿》,好拿给他们那边的亲朋好友看,不能错过这么好看的话本。

第233章 世外源

大家热切讨论《织哥儿》的时候,戏班子开始在台子上唱了起来,居然刚好是《织哥儿》。

今年安排戏班子的人是白氏,他平日里没有家主夫郎那么忙,看的话本、听的戏更多,家主夫郎将请戏班的事交给他之后,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最近在辽台郡刚开始唱起来的《织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