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他自来到鸣凤楼之中第一个对上的便是谢晋非。
赵苌庚走到鸣凤楼之中时,鸣凤楼中的争执正是热闹的时候。
前不久陛下下了一道政策,将人头税改成田亩税。
改税一事早在两年前陛下便已经提了出来,可是一直等到现在才被实行。
即便是已经实行,朝中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
因此改税一事一向都是举子们争论的热点。
之前在冀州时,赵苌庚也曾经依照自己的看法同旁人辩论几句。
他身为一个身无长物的农家子,对于税的看法是陛下这道政策十分英明。
废除原本的人头税之后,才能够让百姓少交税,留下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自己,也更想生孩子。
毕竟人口也是发展的关键。
若是一味用人头税,对于百姓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赵苌庚尝过人头税的苦楚,如今他虽然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从此见官不跪,且再也不用交税,但是当年交税以后家中粮食不够的事情,依旧让他印象深刻。
但是以世家为首的举子,对于将人头税改为田亩税一事并不赞成,一直持着反对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一道政令,足足两年才实行的原因。
赵苌庚走到鸣凤楼时,台上正好有一举子正在说起人头税的好处,且大胆言说陛下根本不应该改革税制,人头税这种收税的法子已经延续了几百年,那么人头税就应该继续下去,而不是突然被废除。
让人虽有反驳之声,赞同陛下改革,废除人头税。
但是一直都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台上之人却条理清晰,口若悬河。
从状态上看,就已经落了下乘。
赵苌庚打心眼里厌恶人头税,因此在听到台上竟然有人吹捧人头税之后,很快也开始条理清楚地反驳,将对方所说的好处一条条地反驳回去。
将田亩税的好处清晰地罗列在众人面前。
赵苌庚说得头头是道,鸣凤楼中的举子们也听得十分入迷。
逐渐的,鸣凤楼中便只有赵苌庚一个人的声音。
最开始台上之人还想要反驳,但是却发现自己根本争论不过。
到后来索性就放弃了,只是时不时地看向赵苌庚,似乎在思考此人的来历。
等到赵苌庚条理清晰地说完自己的观点,话音刚刚落下,鸣凤楼中便响起一片叫好之声。
举子们结伴而来,同赵苌庚打招呼。
虽然都是恭喜之人,但是偶尔赵苌庚还是会收到有些同情的眼光。
赵苌庚在收到这些隐晦的目光之后,便察觉出自己争辩之人的身份恐怕很高。
“赵苌庚?冀州出来的解元?”方才征便那人走到赵苌庚面前,虽是询问,但是眼神中已经充满肯定。
赵苌庚依旧镇定,态度平常。
“我记住你了!”那人最后只留下这么一句话便扬长而去。
对方走了之后,鸣凤楼中的氛围又恢复了正常。
赵苌庚也从旁人口中听到了对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