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页

林曾坐在教室最前方,快速将上课前收上来的作业浏览一遍,然后将学生错误最多的笔法位置,标准在墙壁上的分解图范例上,准备等会儿讲授。

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和他原本一对一的讲解不太相同。

当初教导小圆时是面对面的家教模式,逐个指出他错误之处,每次都要花费两三个小时。这种方式虽然教导效果很好,但学生数量扩张到数百名之后,如果脑袋没有发烧,绝对不会沿用此法。

同时面对三十多个学生,看着一盆一盆活跃摆动的植物,林曾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详细解说。

他每次上课前,先让他们交一份上周的作业,然后快速总结出他们错误的共同点,统一指导。

他讲解的同时,小圆和孔阳坐在教室后,帮他批改每一份作业的错误之处。

等林曾讲完共性的错误笔法,会留出一个小时时间,简单给每一位学生分析图纹上错误的地方。

小圆和孔阳,也会给其他学生演示正确的笔法。

总体而言,绘纹师的学习课堂,没有像普通授课方式那样,以大量新知识的讲授为重心。

它的教学形式,更像高中课堂上,老师讲评卷子的方式。

而学生对符纹的学习,更多是通过自己认真观察,不断练习,逐渐领悟。

这也是绘纹师这一职业,并不适合普通人的原因。

孤独症虽是恶症,但是它封闭了患者的情感和交流能力的同时,也赋予他们对线条和图纹超越普通人的敏感。

让普通人在这个课堂上待上几个小时,绝对会一头雾水,头晕眼花,脑门发胀。

这批学生,学习近两个月的时间,但学习进度无法与孔阳和小圆当时相比。大概是因为学生数量多了,林曾分给他们的关注就少了,对他们的错误之处,无法一次性指出并详细解释。

最早的一班学生,进度快的,十张熔炼纹的分解图,学会了八张,而进度慢的,只学到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