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恒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留下来帮着照顾老七,苏采青忙着生意的事儿的时候,就是梁启恒看着孩子的。

伶俐婶悄悄和苏采青说:“附近几个人,都和我打听,梁先生是不是你先生呢!”

苏采青显得漫不经心地问:“你怎么回的?”

“我就说,雇主家的事儿,我也不太清楚。”

果然是个伶俐人,苏采青赞扬说:“你做得对,我和梁先生是朋友,外人却不一定这么想,不要说一些引人猜测的话就对了。”

伶俐婶笑呵呵地说:“这点分寸我还是有的。不过你家小拧和梁先生看着还挺像一家人的。”

梁启恒长得眉眼周正,性格外放自来熟,老七也是个爱笑宝宝,见谁都咧着嘴笑眯眯的,逗逗他还笑得更厉害,而且他也长得跟粉团似得,漂亮可爱,别人以为是亲的,也不奇怪。

在医院,护士看了好几天都没发现实情呢。

苏采青扭头看正带着老七学走路的梁启恒,心情有些起伏不定。

这些天,苏采青都在处理春装的收尾工作,苏小壮给苏采青传话说:“生产部的主任,都想问问你,咱们夏装还在他们那儿下单吗?”

上海人的思维转换的最快,丝毫不觉得给个人商户生产有什么丢人的,对苏采青这样的稳定客户也很重视。

苏采青想了想,说:“这事儿我去谈,你就说我还在想新衣服的款式,等款式出来了,就会做决定。”

上海的厂家并不知道,苏采青这次来上海生产的原因,还以为真的是这儿的技术更好,效率更高的缘故。

苏小壮点头说好。

“衣服还有几批货?”苏采青问。

苏小壮熟练地回答说:“就两三批了,大概后天能出完.。”

苏采青轻点头说:“速度还不慢。小壮,我和你商量个事儿。”

“你说。”

“这批货出掉了,我们就要回吉阳了,你暂时留在这儿帮我办件事好不好?”

“没问题,不知道是什么事儿?”

“就是我和文具厂生产了文具,这个事儿你也知道,第一批单子填满了百货大楼之类的地方,后面生产的还没怎么卖出去。我这儿有几个文具经销商的电话,到时候你去跑一跑,联系一下,尽量把东西都卖掉,如果能够签下长期合作的协议就更好了。”

服装的事儿了了,文具厂的事儿还没了呢!

“没问题,我一定去尽力跑下来。”

跟着苏采青和经销商打交道大半年了,苏小壮的成长是十分惊人的,独当一面已经不成问题了。

苏采青回家,吉阳的那几家服装厂都盼着呢,一听说她要回来了,都十分高兴。

梁启恒的消息也快得很:“我父亲已经接到了政府的邀请,去参加一个扩大会议,就是要广泛听取他们这些教育界人士的意见,以便对教育政策进行改革。”

苏采青也有些惊讶:“速度很快啊!”

“是的,我想是有人在后面推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