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采青将调焦、快门等处一一说了一遍,梁启恒满意:“原来你平时也一直在偷偷学习。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怕没拍好,可以多试几次,不要紧张。”
苏采青点头。
虽然没用过这种古董相机,可是她以前也常用手机数码相机拍照的,照相对她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苏采青指挥着梁启恒摆好造型,拿起相机就开始拍起来。
文成钢心里不由得有些犯嘀咕,这梁启恒今天怎么了?
大家发生的事情没有发生,苏采青顺顺利利地将梁启恒的部分拍完了。
梁启恒有些惊喜地说:“看来,你在这方面也有些天赋啊!”
苏采青有没有天赋,她自己心里很清楚,说:“美的东西是相通的,光影、颜色、构图是几个基础要素,这几个把握好了,就不会出什么大错。”
梁启恒生出了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确实是这样,你从没学过专业的课程,也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真的了不起,有悟性。”
苏采青只淡淡地笑,落在梁启恒眼里,就只觉得她谦虚又低调,更显得沉稳大气了。
拍完广告用的照片,苏采青又去印厂印成了大幅的海报画,在送货的时候给那些经销商。
这次,苏采青不用像夏天的时候那样,一个一个打电话给黄页上的经销商,她先给几个合作紧密的经销商打了电话,很快又有其他的人听闻了消息,主动来联系苏采青了。
第一批冬装在十月底做好了,苏采青再次亲自前往上海送货。
这次百货大楼的联系人,不再是于志新了,而是换了另一个采购,这个采购不是什么经理级别的。
当初苏采青能直接见到于志新,也实属幸运。而且那么快地打开上海的市场,也要感谢于志新的帮助。
只是现在,于志新好像是在躲着她一样,根本不露面,也不联系。苏采青也不想主动地去找人家,显得不合时宜。
棉袄、高领毛衣、棉裤之类的,大多都被直接拉走了。但是那些羊毛大衣,还有些难以卖出去,主要是进价就不低。
含毛量那么高,再加上工艺,出厂价就要差不多两百,苏采青的价格是四百一件,挂在百货大楼里,估计要五六百一件了。
这个年代,许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一年才有几百,一年的工资去买一件大衣,在许多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和苏采青打电话的时候,王朝英也有些着急:“那么好的衣服,不会卖不出去吧?”
苏采青说:“当然不会,只是风险太大,那些人不敢直接拿货而已。”
“那怎么办呢?”
经销商不拿货,衣服就到不了消费者的面前,更加难卖出去了。
苏采青语气平稳地说:“你别急,会卖出去的。”
王朝英一听就忍不住问:“你是不是已经想到什么好方法了?”
苏采青说:“回头和你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