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娘亲~”小姑娘手脚并用爬上了软榻,依在简祯背后乖巧地替她捶肩膀,“书上都说了有教无类,宁宁在读书上没天分,您就在别的方面开发一下我嘛。”
简祯狐疑地打量她。这小姑娘也快五岁,说话越发鬼精灵,老母亲已经到了一不小心便掉进陷阱的地步了。
她替自己抹一把辛酸泪,上上下下打量一通女儿的小身板,谨慎地开口:“如何因材施教?你且说来听听。”
那当然是跟着杜家姑姑习武啦!
小姑娘差点没有脱口而出,考虑到她爹爹的黑脸,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委婉开口:“娘亲你可还记得杜家姑姑?”
有容美人儿?那她岂能忘得了?
不过,这孩子的意思是……还没死心去跟着表姑姑习武呢?
她当年以为宁姐儿是一时兴起,自然不会允许她去胡闹。可如今事情都过去近一年,这傻孩子还在心心念念此事呢?
思及女儿一塌糊涂的学堂成绩,老母亲郁郁地叹了一口气。
罢了,牛不喝水还能强按头不成?
“林夫子一月过后回府上课,若你能按时做完课业,在开学测试中及格,娘亲便同意你去拜姑姑为师。”她权衡之下,还是决定给女儿一个机会。
府里的几个孩子性子各有不同,着实不能苛求他们以普世的标准去做一个被定义好的孩子。而她也不希望女儿们的人生被束缚在内宅之中,如果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给小团子们提供更多的可能,那她愿意一试。
宁姐儿黑葡萄一般的大眼睛一下子笑成了月牙,越发卖力地给娘亲按摩:“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及格的!”
“若是诚意拜你表姑姑为师,不妨现如今便准备上礼物。好让有容姑姑看到你的诚心。”简祯耐心提醒兴奋过度的小姑娘。
小姑娘点头称是,亲热地扑到她怀里乱蹭:“娘亲觉得姑姑会喜欢什么?”
知己知彼,才能一击即中。娘亲与姑姑的关系这般好,问她准没错儿。
简祯被香香软软的小姑娘扑了一个满怀,揉揉她毛绒绒的发顶:“上元节将至,旁的复杂,想你也做不出。依我看,做一只花灯正好。”
母女两个一拍即合,大张旗鼓地派人寻来了材料。
本是宁姐儿一人的拜师礼,谁知被无聊的宜姐儿看到了,也兴致盎然地加入。
简祯索性叫来了大大小小的萝卜头,一同打发时间。
一帮人笑笑闹闹地开始了,简祯倒也不限制孩子们发挥,自己也默默动上了手。
得意院宽阔的花厅内,小团子们或坐或站,三三两两凑做一团做了半晌,终于赶在黄昏之前做出了各自的作品。
竹架子是由熟稔技艺的丫头们削制而成的,一群小萝卜头做出的成品捧到简祯的面前,真是让她惊喜不已。
最大的忱哥儿做出的是一盏青竹灯,乍一看方方正正,好似平平无奇。丫头取了烛火点亮,她这才瞧出来原来这外表的绢纱之内,还巧心安放了一层剪纸制成的人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