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而且,有些技术是属于个人的,所以他们就是不说,就是公社也不会勉强人。

杨主任咽了咽口水,大步上前,把猪仔仔细细的看了个遍,一遍又道:“称……称呢,快来称,这猪崽几斤重。”

“来了来了……”公社里可不缺称。

很快,几个汉子帮忙,猪称了起来。

“208斤……208斤……”

“天啊,是208斤,不会称错吧?”

“怎么可能?大家都看着呢。”

“第二只198斤。”

一头208斤,一头198斤,真是厉害了。

“这猪肉奖励的话,得奖励50多斤啊?”

“一只奖励58斤、一只奖励48斤,这也……这也太多了吧?”

杨主任激动极了:“林依依同志,你等一会儿。”说着,他往公社里面跑。没过一会儿,程社长跟着杨主任跑出来了。说实话,跑出来之前,他还觉得杨主任可能在说大话,夸张了点,但是现在看到躺在地上吼吼吼叫着的猪,连他都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程社长声音激动的问:“称过吗?几斤?”

杨主任赶忙道:“看把您急的,我刚才不是跟您说了吗?一头208斤、一头198斤。”

程社长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对对对,瞧我给忘记了。林依依同志,听老杨说这猪才养了半年就出栏了?”

旁人听到程社长的话,都非常的吃惊。

“半年就出栏了?”

“骗人的吧?”

“人家一年都养不到这个斤两,这不会养了一年半了吧?”

林依依道:“是的,养了半年就出栏了。”

程社长:“这怎么养的啊?”话一出口,大家都睁大了耳朵听着,那气氛……程社长又道,“瞧瞧我问的什么话,这是老百姓的技术,这养猪的技术怎么能外传?”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一户人家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谁家有这样的技术不都是藏着掖着?怎么可能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