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那些也是要晒后干燥了储存的,这个红薯湿气太大, 把它晒干了应该能多放段时间。”陆宇回他娘道。
这个主意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赞同,还是年轻人脑子转得快。
这里家家都有地窖,收上来的菜如果不放地窖, 什么菜都会冻坏。
红薯一部分放进了地窖, 剩下的一部分趁天气还好, 抓紧切片晒干。
一家老小农忙下来全瘦了,他家有骡子可以拉粮食,不需要肩挑手提,比大部分农民省了不少力了。
就这样众人都觉得累的不行,这辈子没这么累过。刘氏也不挑刺啦,每个人包括孩子们都是吃了饭倒头就睡。
所以说刘氏那都是闲的毛病,俗话说吃饱了撑的。
落英闷了几大锅破损的红薯给她们当中饭吃,吃剩下的切成了条,一样的晒在屋外。
几天后:“娘,这个红薯干太好吃了吧,我们都做这样的红薯干吧。”那一大篓子的红薯干,还没等晒干就被大家吃完了。
本来她就是为了引导她们的思路才动手做的,于是以后的每天家里,漂浮着浓浓的蒸红薯的甜蜜香气。
明浩边在院子里玩边念三字经,其他3个也跟着一起念。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陆宇忙活着手里的活,扭头问最小的明祥:“明祥,你知道你读的是什么吗?”
“爹,书,背书。”明祥仰着脸很认真地回答。
陆宇一阵心酸,蹲下身看着明祥:“好,那你都会背哪些了?”
“哥哥教的那些。”明祥咬着红薯干说道。
陆成眼红大哥家的儿子这么早慧,喊了自己儿子过来:“明琪,你背看看。”
明琪利索的背完了一页。
引得众人除了刘氏一阵惊讶,又是暗暗惋惜,要是家里还在京城就好了,肯定要好好培养,到时候哪怕不靠着父辈的余荫,也能自己闯出一番家业来。
明浩会背第一页的三字经落英是知道的,还是她让陆鹏对着他念的。没想到几个小的也会了,是不是年纪越小,作用就越明显,上世自己吃的时候已经是成人了,才没什么感觉。
太过聪明了好像也不太好,就怕他们会不安于现状,想出人头地,这会落英又忧愁起来。
其他人没有这个担忧。
几个孩子的童言让这个小院子充满了欢声笑语,家里很久没有这样轻松的氛围了。
用一亩的红薯做了生熟3000斤左右的红薯干。
红薯干最好是去锦州卖,那里人流量大,这点东西很快就分散到各地去了,一点浪花不带起的。
落英思考他们让自己一个人去锦州的可行性,觉得大概没人会同意自己单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