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淮之的状元名头可算是有点用了,他被元熙帝点名赐了翰林院修撰一职,正六品,夏嵩和徐晖则被封了翰林院编修,从六品。
其他进翰林院的,八品,外放的也是八品甚至九品。
相比起来,顾淮之三人这个一鼎甲起点高了其他人一大截。
顾淮之暗暗松了口气,翰林院挺好的,现在不少人还不重视这个地方,日后这里就是储相之地,清贵得很,好地方!
新上任的翰林院修撰工作热情高涨,穿过来十多年了,可算是有份正经工作了。上辈子的工作狂顾淮之瞬间觉得找回了一丢丢熟悉感,心里很是满意。
这时候,顾淮之听到了一个消息:郑氏一族有人进京了。
顾淮之微微挑眉,郑氏?徐清漪真正的父族?虽说对方和徐清漪的血缘离得有点远,好歹也是同族,若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才进京,那就要好好提防他们搞事情了。
虽然还没把徐清漪娶回家,但在顾淮之心里,徐清漪就是自家人,现在他护短,完全没毛病。
顾淮之对郑氏进京略微犯嘀咕,有人听到消息后却几乎要发疯了。
作者有话要说:居然码到了现在,困=_=
感谢初甜小天使的手.榴弹,爱你么么哒^3^
第62章 郑氏
顾淮之踏入官场后,顾玄便将手中部分情报来源给了他。郑氏进京的事情本来和顾氏没什么关系, 只不过考虑到徐清漪的身世, 顾淮之还是对即将进京的郑氏分去了一丝关注度。
这次进京的算是郑氏如今的嫡系,虽说是嫡系, 也就是个面子光, 毕竟郑氏真正的嫡系还在世上的就只有徐清漪一个人, 还是个顶着徐姓的郑氏嫡系。
让顾淮之感到意外的是,郑氏这一支子嗣实在不丰,竟然只一个独子, 唤做郑文襄, 据说此人亦是聪慧过人,在当地颇负盛名,长得也极为英俊, 堪比当年在云州的顾淮之。年纪也跟顾淮之差不多大, 算下来只比顾淮之大上一岁。